据有关资料介绍,排湾族和鲁凯族一样,原分布于中央山脉南端,有着严格的社会组织和出色的艺术天份。住屋以石板构筑,门楣和室内雕有祖先形象和其他精美图案,又因特别敬重百步蛇,故百步蛇图案常现其中。
塞夏族古称“狮设族”,分布于新竹、苗栗山区。与泰雅族及汉人混居,住屋形式较为复杂,但多以山区竹材为主,少数以土角建筑。附建谷仓畜舍,首棚及兽骨架设在部落祖灵祭司祭者家附近。
阿美族古称“邦查”,是原住民中最大一族,多分布于花莲台东平原。屋材以木料、竹子及茅草为主,建筑为平地式,因很早进入定耕生活家家设有谷仓,在主屋旁建农具室及牛舍、猪舍等。
卑南族原分布于台东卑南一带,共8个社,早期称“八社番”。清因协平朱一贵余党,受封“卑南大王”。卑南建筑中较为特殊的“会所”,分少年会所和青年会所,作为族中青少年教育场所,以塑造其武士精神。每一世系及氏族有一间灵屋供祭族灵之用。
鲁凯族原分布于中央山脉南段,也有严格社会阶级制度,且颇富艺术天份。也有和卑南族类似,同样作为青少年教育场所的会所建筑。住屋以石板、木材、竹子建成,头目住屋门口桁梁雕饰花纹,屋前建有司令台。部落广场立有一座大秋千,以婚礼或丰年祭时摆荡祈福。
布农族原分布在中部山区,以狩猎和烧垦游耕为生,是典型的高山民族。为寻找新猎场和耕地不断移动,建屋多就地取材,且因家族成员较多住屋较大。室内前三分之一为床铺,中间为走道,后三分之一为谷仓,走道末端各设火炉,门前檐下多置兽骨架,首棚则设于头目住家前。
邹族早期文献多称“曹族”,原分布于南投、嘉义、高雄山区。邹族以“会所”为部落的中心,会所首先用于召集部落会议,平常也用作青年训练场所,凡是已成年的未婚青年都集中住宿在会所,会所内悬挂有敌首笼和火具箱,早年用于存放“出草”(又称猎首,即攻击他人并割其头)时使用的火具及猎回的人头。
泰雅族以编织精巧见长,原主要分布于中北部山区,北起乌来南至万大,是分布最广一族,住屋形式和建材因地域而不同。常用石板、木头和竹子,有“竖穴式”及“平地式”两种,每户主要住屋一间,旁建架高谷仓,谷仓底部以木板设“防鼠板”。部落入口处以木头或竹子架设瞭望台,早期也有“猎头”风俗,头目住屋前也设有“首棚”。
雅美族又称“达悟族”,原居于台湾东南方的兰屿岛上,为防海上强风侵袭,住屋多为沿坡地而筑的半穴居式,四周以卵石砌成矮墙;住家附近另设有置放船只的“船屋”,也是雅美住屋的一大特色。
观赏歌舞表演是游览九族文化村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每天的表演都从上午11点开始,我们进入娜鲁湾剧场时,看台上已经坐着了很多游客。“娜鲁湾”原本是泰雅族表示“欢迎”的问候语,2004年被台湾观光局选为代表台湾旅游的欢迎口号后,以“娜鲁湾”命名的旅游区也逐渐建设起来,以致现在不少大陆人都把娜鲁湾当成了地名。
据称娜鲁湾剧场是文化村内最大的表演场所,表演的歌舞都是文化村的招牌节目。舞台位于水池中央,露天的半圆阶梯式观众席,可以让游客轻松 愉悦地观赏到原住民热情豪迈的传统歌舞,充分感受和领略到台湾山地原住民的艺术自然风貌。
在从展示九族各族文艺精华的《族之礼赞》开始,到表现泰雅族谈情说爱浪漫恋情的《泰雅慕情》约50分钟的演出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在算被游客戏称为“猛男秀”,体现达悟族男子力与美的《勇士舞》,──穿着传统丁字裤上身裸露的小伙子们,性感的肌肉一览无余,在力与美的律动中,演绎出达悟勇士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驾船捕鱼的阳刚俊帅英姿。舞蹈即将结束时,每个舞者又以各具个性的姿势逐个跃起,在空中抓住飘荡的绳索,从宽阔的水面上飞越到对岸,惊险而刺激的场面,把观众的情绪带到一个新的高度。
粗略浏览了排湾族住屋,就见人流涌向了鲁凯族婚礼表演场,担心误了观赏时间,我们匆匆经过九族文化馆,来到表演场时,却见最好的观赏位置都已被捷足先登的游客占满了。华丽浪漫的《百合婚礼篇》艺术地再现了鲁凯族传统仪节和程式,“百合”有百年好合的寓意。主要仪式有“劲歌热舞”、“下聘仪式”、“搜索新娘”、“新人荡秋千”及仪式完成后邀请游客加入圆舞和拍照活动,整场活动激情四射、溫馨感人。
观赏完百合婚礼表演后,我们又游历了九族广场和卑南族祭典会所(当天这里没安排祭典表演),感到肚子饿了,便很快游到了石音剧场配套的乡土风味餐厅。午饭时候,这里的食客很多,但秩序井然,买卖和谐。一份足够份量有烤山猪肉等几个特色菜和竹筒饭的套餐才两百元新台币,小米酒免费自助取用只要不浪费基本管够,这在大陆景区简直不可思议。
就餐区域实际就是观众席,我们刚开饭就听见音乐声起,同样在水池中央的舞台上,又一场山地原住民文艺演出开始了。游客一边品鉴美食佳酿,一边欣赏音乐舞蹈,尤其是首次见识邵族几近失传的杵音歌舞,不免油然而生超凡脱俗之感。听得爱人赞叹,我也才确认,从娜鲁湾剧场到石音剧场的三台演出,都是同一群老中青组合的演员。吃饱喝足的游客还可乘兴与演员互动,击鼓奏乐张扬歌喉舞姿忘情释放自我。
又走马观花游览了雕刻、织布等不同技艺表演和园区内其他生活化的立体形态展列,我们又到欢乐世界,像青少年一样疯玩了几个小时,捱到天晚,全程观赏完“欢送歌舞”和夜间“火舞”,──还是那群演员,他们从早到晚辛劳八九个小时,身着不同部落盛装,随游客转场演绎各族传统艺术,始终精神饱满,尽力敬业,不能不让人肃然起敬。
晚上,我们下榻在表姐他们挚诚高规格优待,早几天就付了定金的日月潭湖景房,拉开窗帘面对朦胧湖光,不禁唏嘘感叹一番,节假日期间六千元新台币一宿的房费我们可能舍不得花啊!躺在床上,我又禁不住回味起九族文化村一整天的知性之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