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自由行记略之二
分享:
时间:2014-02-26 浏览:321 投稿:云天化中学 文作者:退办 张天鹏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退办 张天鹏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二表哥轮值夜班,我们到冈山的第二天,他毅然牺牲了白天的休息,又做司机又当导游还包吃喝,带我们去游高雄的几个著名景区。在冈山菜市场一家大陆河北人开的面馆吃早餐,老板知道我们来自大陆后,特意送了一份蒸饺,并忙里偷闲断断续续地攀谈了数句。

 

    首先去的是左营区莲池潭公园。左营区由来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明郑在台湾的驻军分为前、后、左、右、中五路,其中左路设营于此;另一说法是清军在台分设南北两营,镇守台湾府左右两翼,其中南路营即驻防于凤山县(今左营区),故得名。莲池潭南邻龟山、北倚半屏山,初称莲花潭,总面积约为42公顷,环潭有十二座香烟缭绕的庙宇,包含北极玄天上帝、启明堂、春秋阁、五里亭和龙虎塔,北面有高雄孔庙和万年公园、南侧为凤山县旧城残墙,东面则为莲池潭牌楼入口和高雄市风景区管理所。我发现台湾的庙宇都装饰得很精细很美观。

 

    我感觉应有内蕴丰厚的人文历史积淀于此,只是闲逸悠游的心态无须劳神去搜求和考证罢了。我还拍下了迈着方步嘎嘎信口的鸭子和不用充满警惕散漫于水边与树上的鸟儿,环境文明重要的一环就是人与动物相安无事和平共处罢了。

 

    西子湾位于高雄市西侧,北靠万寿山,南临旗津半岛,原本是一处以海水浴场及天然珊瑚礁闻名的湾澳,后经陆续开发,规化成了一个完善的风景区,“西子夕照”为台湾八大胜景之一。1980年又在此建立了全台仅有的一所海滨大学──中山大学,更使西子湾平添了几分文化气息。我爱人在这里第一次见到了大海。

 

    西子湾史迹文物陈列馆原为英国领事馆遗址,号称是全台湾第一栋洋楼。在洋楼前,我们正赶上一个旅行团入馆参观,十多人都坐在馆前干干净净的台阶上听导游先生侃侃而谈。导游一看到其他游人近前,便热情邀请,愿意的都坐下听他讲解。导游先生五十岁上下,和蔼可亲,很有人文修养,语言幽默风趣,我没法记下他的原话,但对他的解说词要义印象深刻。

 

    公元1860年《北京条约》开放了台湾包括打狗、安平、淡水、鸡笼(基隆)四个港口,英国率先在台设立领事馆,至1864年英领事馆自淡水迁至打狗,次年英商天利洋行建竣此馆,1867年英国向商行承租设立领事馆。“打狗”地名是台湾原住居民语音译,在平埔族语汇里“打狗”是竹林的意思。据说数百年前,高雄港附近常有海盗出没,平埔族就在住家附近遍植刺竹,因刺竹成林“打狗”也就转借成地名。而日文中汉字写音译“打狗”为“高雄”。1920年,统治台湾已20年的日本总督府决定重新调整台湾行政区域,于是在打狗地区设立高雄州。1941年,日本官方禁说台语,打狗这个充满乡土气息名字,也就慢慢的被高雄取代。其实,所谓领事馆应该是领事官邸,进去就能感受到英式住宅的特点,真正的领事馆建在山下,离码头更近,现在的出口外还建有表现当年情景的雕塑。

 

    史迹文物陈列馆于1985年开放参观,称国内二级古迹,陈列有人文及地理历史背景及其它台湾文物史料、古今景观照片、建筑模型、打狗抗日的炮战图。我认为,“打狗英国领事馆”名称的保留实际起到了固化那段历史的作用。

 

    从山下到山上,浏览古迹后在茶座品饮观景小憩,再从山后沿当年英国领事上下班的路下山,游人可充分领略到西子湾远近高低不同角度迷人的自然美景。

 

    将近中午一点,二表哥又带我们到了轮渡码头,前往旗津吃午饭。五分钟的航程,又可在船上从不同角度观赏到许多美景。

 

    旗津岛本是一个带状沙洲岛屿,现已顺应其地理特质,建成了高雄旗津海岸公园。有一个古老神话,传说很久以前,旗津岛上的旗后山本来和对面的打狗山相连,打狗山上的猕猴都可以到旗后山觅食游玩。海盗林道乾妄想称帝而兴兵作乱,结果在打狗地区被官兵围攻无法脱逃,林道乾情急之下拿起宝剑一挥,劈开了挡路的打狗山,趁著海水涌入之际,以草席充当船只,逃过了官兵的围剿,于是旗后山从此和打狗山分离。旧名打狗的高雄,最早其实就是指今天的旗津。试想开港通商之后,万帆聚集,有岛扼守,“旗鼓堂皇,津梁永固”,果然“旗津”。

 

    如此百年津渡发展至今,现代建筑和古代建筑并存,与繁忙的高雄港相辉映,如织的大陆和海外游客摩肩接踵,也不乏当地人呼朋引伴挈妇将雏。有的要探访高字塔,有的要吃大碗冰,有的要去海水浴场,有的要玩观光自行车,有的要游贝壳博物馆,有的要品尝海鲜大餐……。

 

    二表哥带我们去了他熟悉的一家知名餐馆,点了几个我们认同的知名海鲜,花了近一千多台币,味道真的很鲜美。吃完饭一会儿又带去每人吃了一盘台湾水果番茄,醮着特制的果酱,也实在是好吃──因从未吃过不能说过瘾。

 

    玩得有点累了,加之考虑到时差,台湾比昆明天黑得早,二表哥要上夜班,四点多钟我们便回冈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