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青海深度探索游之十二
分享:
时间:2013-10-09 浏览:333 投稿:云天化中学 文作者:张天鹏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张天鹏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戈壁骄阳似火,竟没使任何一个驴友却步。告别玉门关已过下午5点,我们团又继续驱车前往雅丹国家地质公园。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导游说,要晚上11点后才能回到敦煌休息,目的是让大家在雅丹游览完魔鬼城后再观赏到美丽的日落。
 
    沿着曾是丝绸之路古道的疏勒河谷继续西行。先是仍以戈壁衬底的连片沼泽和草甸,湖岸多有芦苇丛生,湖面时见水禽嬉戏,有一片原野还是野马保护区。大漠深处一幅幅绿色画面让人赏心悦目。但渐渐地渐渐地,仅残留泥浆痕迹的沼泽干涸了,体现荒漠生机的草甸消失了,河谷被碎石飞沙所湮没,又是满目瀚海茫茫。不过公路旁随处可见挖掘机留下的新鲜印迹,我们不知道的什么大型施工营地,彩旗招展机声阵阵,过不多远就有一个。
 
    据说这条公路是敦煌太阳旅游集团为开发雅丹魔鬼城的旅游修筑的。在接待中心入口处统一购票,我们的团车停在指定的地点,然后大家排队改乘景区观光车前往魔鬼城。
     
    若不是之前有所了解甚至没听过介绍,也许会以为魔鬼城是一座被废弃的古城。渐行渐近,“城郊”的建筑较为稀疏,“城区”逐见繁华,楼群密集,高低错落,鳞次栉比。整体就是一座中世纪的古城,到处清晰可见的是残存的城墙、街道、大楼、广场、教堂和众多雕塑。更令人瞠目的是,世界许多著名建筑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缩影:北京的天坛,西藏的布达拉宫,埃及金字塔,狮身人面像,草原蒙古包,阿拉伯清真寺;雕塑有威武将军、大漠雄狮、孔雀开屏、丝路驼队、群鱼出海、中流砥柱等。而观光车再近些,游人便又疑惑起来,很多建筑景物其实都似是而非,远时形神兼备,近时门窗全无,等车停下让您逼视时,您才彻底明白过来,所有“建筑”“雕塑”都是岩沙黏土丘峦,原来又是大自然的杰作。只是这种杰作太过惊世骇俗,且绝非沧海桑田那么妩媚,简直“魔鬼”得让人毛骨悚然甚至魂飞魄散。
 
    雅丹这一名称的由来,据说与瑞典籍的世界著名探险家斯文赫定(1865-1952)有关,他在20世纪初考察罗布荒原发现这一特殊地貌时问叫什么,当地人说是 “雅尔当”,即维吾尔语中“陡峻的土丘”之意。后来“雅尔当”被演绎成了“雅丹”,“雅丹”因此成为地质学上这一类地貌的代名词。专指经长期风蚀,由一系列平行的垄脊和沟槽构成的地质地貌景观。雅丹地貌的形成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发育这种地貌的地质基础,即湖泊沉积地层;二是外力侵蚀,即荒漠中强大的定向风的吹蚀和流水的侵蚀。中国有三处最典型的雅丹地貌,一是乌尔禾,在克拉玛依东南;二是白龙堆,在罗布泊东北;三是三垄沙,就在这里,即玉门关以西的古罗布泊东部。
 
    三垄沙是一条横亘于罗布泊东部的流动沙丘带,受东北风的影响,沙如游蛇随时游动。总面积约400平方公里,其形成过程经历了大约70万年到30万年的岁月。据考古资料回溯历史,罗布泊又名罗布淖,先秦时地理名著《山海经》称之为“幼泽”,也称泑泽、盐泽、蒲昌海等。罗布淖尔系蒙古语音译名,位于塔里木盆地东部最低处,意为多水汇集之湖。海拔780米左右,塔里木河、孔雀河、车尔臣河、疏勒河等汇集于此,古时曾为中国第二大咸水湖,西北侧的楼兰城为著名“丝绸之路”的咽喉。 

    又据《水经注》记载,东汉以后,塔里木河中游注滨河改道,楼兰严重缺水。敦煌索勒率兵千人并召集鄯善、焉耆、龟兹兵士三千,不分昼夜横断注滨河引水进楼兰缓解缺水困境。至公元四世纪,曾经“水大波深必汛”的楼兰,到了要用法令限制用水的境地。尽管楼兰人为疏浚河道作出了最大限度的努力和尝试,但楼兰古城到底还是因断水而遭废弃。曾几何时繁华兴盛的楼兰,最终悄无声息地退出了历史舞台;盛极一时的丝路南道,黄沙满途,行旅裹足;烟波浩淼的罗布泊,也变成了一片干涸的盐泽。至清代末叶,罗布泊水涨时,仅有“东西长八九十里,南北宽二三里或一二里不等”区区一小湖。
 
    1921年,塔里木河改道东流,经注罗布泊,至50年代,湖的面积又达2000多平方公里。1931年,陈宗器等人测得湖水面积为1900平方公里。1941年,在苏制1:50万地形图上,量得面积为3006平方公里。1949年后兴起的多次开垦浪潮中,大批内地人迁移西部组成建设兵团开展土地平整运动,致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扩大后的耕地要水,开采矿藏要水,疯狂的人们拼命向塔里木河要水。几十年间塔里木河流域竟然修建了130多座水库,终于造成塔里木河长达320公里的河道干涸。到60年代罗布泊仅存450平方公里,最后于1972年彻底干涸
 
    罗布泊干涸后,周边生态环境随之发生巨变,草本植物全部灭绝,防沙卫士胡杨成片枯死,无垠的戈壁以每年3至5米的速度向罗布泊推进,很快和塔克拉马干沙漠融为一体,成了寸草不生的“死亡之海”
 
    现在的三垄沙这座“古城”在不同时间,不同天气条件下,会展现不同的魔鬼姿容。正午时分,戈壁上的旋风卷起几柱“大漠孤烟”,在“城”中窜来窜去,沙漠的海市蜃楼犹如烟波浩渺的大海,使整个“雅丹魔鬼城”如梦如幻地飘浮其中。没有任何植被保护,狂风就像锋利的刻刀,将这里凸出的岩沙丘峦全部雕成奇异形体。虽然从这里可以穿越罗布泊,但是过去一进入魔鬼城就容易迷路,简直就是一个死亡地带。三垄沙雅丹地质公园东西长约10公里,南北宽约10公里,供游览面积约达100平方公里。每当大风刮过时,“城”内便会发出各种怪叫声,因而又被人们称之为“敦煌雅丹魔鬼城”。管理处的所有给养都从敦煌市内运来,据说这里一吨水的价格是100元。虽已日薄西边地平线,但阳光照旧十分灼人,服务点的西瓜是敦煌两倍的价钱,生意却很好,贵州母子俩买一大个让店主切开请大家吃,很快便被不客气的驴友们抢吃精光。我花5块钱买了一瓶矿泉水,竟没感觉到一点火车上花3块买一瓶时的不平情绪。
 
    最后到达最壮观的景点“舰队出海”处。有人说中国有东海舰队、南海舰队和北海舰队,唯独没有西海舰队,莫非西海舰队就在雅丹。站在观景区域内眺望(为保护景区原貌,禁止游人零距离亵玩很有必要),但见所有的土石台都呈长条状排列,宛如茫茫大海中的一群巨鲸,更像联合舰队的一列列战舰在游弋,中间一个身材巨大而上方平坦的,真像一艘航空母舰,它四周的一座座雅丹,有的像巡洋舰,有的像驱逐舰,有的像反潜护卫舰,还有几个趴在蓝色砂砾中的雅丹,简直就像刚浮出水面的攻击潜艇,甚至连舰船上的战斗机、火炮、军士也都惟妙惟肖。又据说,前中央军委副主席曹刚川上将,也被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强烈震撼,说这里的雅丹地貌就是中国的“西海舰队”。
 
    太阳渐渐贴近荒漠西边的地平线,对“西海舰队”意犹未尽的人们纷纷向西奔跑数十百米,把相机转向回光反照的金乌。太阳贴上地平线了--下去一半了--只剩一丝了--完全不见了,驴友们才不得不听从招呼登上观光车。回到游客中心停车场时,天已完全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