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大瀑布景区停车场,我按AA制付了三分之一的车费后,便与要赶时间连午餐都来不及吃的两位女士告了别,一个人到小吃摊上先解决肚子的问题去了。就餐时还刚好躲过又一阵较大的雨,不过20来分钟,雨渐小并很快停了,我高兴地通过检票口快步向景点走去。
进了景区大门首先经过一个巨大的人造盆景园,各种造型别致的盆景令人流连。但我知道观赏完大瀑布之后仍然要返回这里,便忍住顺路先睹为快的欲念,匆匆往大瀑布寻去。
沿茂林中的宽阔石级而下,半途一段平缓的路走不多远,透过树木间的一个缺口恰是大瀑布远景映入眼帘处。也从这儿开始,由远及近,移步换景,淡淡的雨雾中,从朦胧到清晰,以不同的视角,我拍下了大瀑布的各种丰姿和雄奇风采。身临其境的感受,远异于从画片和录相中的领略。
黄果树大瀑布是珠江水系打邦河支流白水河九级瀑布群中规模最大的一级瀑布,还是中国最大的瀑布,素以“雄伟、壮观”而名扬四海,也是世界著名大瀑布之一。以之为核心,在其上下游20公里河段上的18个瀑布,共同形成了“雄、奇、险、秀”风格各异的黄果树瀑布群,1999年被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评为世界上最大的瀑布群。
据有关资料介绍,黄果树大瀑布高度77.8米,宽度101米,属喀斯特地貌中侵蚀裂典型瀑布。有大水、中水、小水之分,常年流量中水为每秒20立方米,时间在九至十个月。流量不同,景观也不一样。大水时,流量达每秒1500立方米,银浪滔天,卷起千堆雪,奔腾浩荡,势不可挡,其壮观自不待说。瀑布激起的水珠,飞溅一百多米高,如云漫雾绕,洒落在上面的黄果树街市,即使晴天,也要撑伞而行,故有“银雨洒金街”的称誉。中水时瀑布明显分成四支,各有形态和个性,从左至右,第一支水势最小,又撒得开,秀美;第二支水势最大,上下一般粗,豪壮;第三支水势居二,上大下小,雄奇;第四支水势居三,上窄下宽,潇洒。其实,中水时景观最好,瀑布清晰,轮廓分明,雪白的瀑水在碧绿的深潭和蓝天的衬托下以及横贯在瀑布前五彩缤纷彩虹的装点下,犹如一幅美丽的图画──我看到的应该属于中水。小水时,瀑布也分成的四支,铺展在整个岩壁上,仍不失其“阔而大”的气势。
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游历时曾描绘为:“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厉。所谓‘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俱不足以拟其壮也。盖余所见瀑布,高峻数倍者有之,而从无此阔而大者。”清人田雯《白水河放歌》曰:“匡庐瀑布天下称奇绝,何如白水河灌犀牛潭;银汉倒倾三叠而后下,玉虹饮涧百丈那可探;声如丰隆奋地风破碎,涛如天孙织锦花口口。”
瀑布下的犀牛潭三面环山,水深11米至17米,足以安全消除瀑布跌落的能量,有利于瀑布和水潭的稳定。犀牛潭终年满潭为瀑布溅起的水珠笼罩,所以岸边永远潮湿的山坡崖壁也永远苍翠。若遇晴天,溅起的水珠上经常挂着缤纷的彩虹,变幻莫测,随人移动。古人说:“天空之虹以苍天作衬,犀牛潭之虹以雪白之瀑布衬之。”故又有“雪映川霞”的美称。瀑布正对岸观瀑亭上的一副对联写得很妙:“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红霞似锦何须梭织天生成。”
传说水潭中有一犀牛,此物虽是一神兽,但也偶尔上岸与农户的耕牛角力互搏,水潭以此被称为犀牛潭。在清康熙年间,吴三桂起兵造反,死后其孙吴世璠兵败由贵州逃奔云南,有一饷官押运着价值数十万银两的财宝路经黄果树时清兵追击将至,情势所迫,饷官只得将财宝全都投入犀牛潭中。当然这笔巨款难免让人惦记,某天,一水性不错男子潜水寻宝,见一犀牛在潭底熟睡,身边珠宝环绕。男子挑个头大的宝贝拿了几件欲悄悄溜走,被犀牛发觉追到岸边,只得与犀牛PK。结果男子不是对手,只得将珠宝扔回潭中,犀牛才放他一马。
传说能让潭水的神秘幽深更有神韵,也能让驻足潭边的游人浮想联翩,在犀牛潭和马蹄滩之间,有一条横在河上的水中长堤,水深不过膝盖。尤其在夏天,许多游客都喜欢从这里冒险涉水直达对岸。不过涉水时最好结伴而行,相互搀扶帮助,才能好好感受在瀑布脚下“摸着石头过河”的滋味。冬天又遇下雨气候,我自然没有眼福亲见也更没有条件身受了。
CopyRight @2023云南水富云天化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滇ICP备17009064号-4 技术支持:奥远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