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当初台湾超级哭戏《妈妈再爱我一次》在大陆上映时的情景,影院中观众抽泣一片,连我五岁的儿子也不停地抹泪,可总会被艺术形象感动得泪雨滂沱的我,却始终异常冷静理性地作为旁观者鉴赏起了观众的反应,因为老觉着该电影的人物和情节离典型化、常态化的生活真实有点遥远,所以和看朝鲜电影《卖花姑娘》一样,编剧和导演使尽浑身解数的煽情,竟始终没能使我流下一滴眼泪。
近些年来拍摄的一些抗日题材电影电视剧也感动不了我,因其形象和情节胡编乱造,把侵略军刻划得极度愚蠢无能,把抗日勇士写成奇侠神兵,把最惨烈的血战历史戏说一番,什么飞檐走壁、铁拳穿胸、手榴弹打飞机、穿越历史的枪械,打日本那么轻松痛快好玩,简直就是对观众智商的恶毒侮辱!
但这一次无意中看到安徽电视台已经播放了几集的连续剧《母亲母亲》,竟立刻被颇具生活真实的剧情和斯琴高娃、袁莉俩人塑造的两代母亲形象牢牢地吸引住了。更了不得的是,我竟然和爱人一样,越往后看越是热泪涟涟,有时简直男态尽失到了一塌糊涂的地步。电视台老插播广告让人烦恼,一天虽播数集却仍难忍悬念无法释怀,于是上网搜索加了几个夜班看完尚欲罢不能。鬼使神差,东施效颦,仿用鲁迅先生《为了忘却的记念》的文笔,我生造出自感别扭又找不到合适替代的两句话来:我在消遣中沉静下去了,然而积习却从沉静中抬起头来,我有两大感动值得和文友们分享。
第一,历尽磨难全凭刚毅善良和勤劳智慧发家致富的人们应当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保护。
金国秀和侯母都是伟大母亲的杰出代表,她们生性勤劳善良刚毅,大智大勇,不懈努力,百折不回,富不变质,大贤大德,甚至勇于主动担当社会责任。主人公金国秀既桀骜不驯又深明大义,豆蔻年华为筹钱救父牺牲爱情嫁给侯志宏做填房,婚后却遭丈夫误会冷漠、婆婆反感刁难、继子排斥不认。终以善良真诚能干赢得侯家甚至商界认同和尊重,成为侯家生意的“一把手”,特别是几十年如一日胜于己出养育了另外三个母亲留下的孩子(包括“第三者”之子和烈士遗孤)。侯母精明强干,也慈祥贤德,长期和儿媳和谐相处,甚至言听计从,多有包容。她们一起威德并施悉心教导,使同父异母及革命者后代兄妹们相亲相爱,同时还大大地兴旺了侯家的生意。她们都从不颐指气使,对下人尊重爱护,与很多文学作品中为富不仁的财主形象截然不同。特别可贵的是对犯罪伤害自己的人还能以德报怨,一举消除与宿敌宋家的新仇旧恨。抗战爆发,她们不惜毁家纾难,支持已是川军师长的侯志宏带着两个儿子上了前线,自己在后方尽力支持抗战。开办收容所收养在日机轰炸中失去父母的孤儿,还要努力完成政府摊派的物资供应任务交纳各种不断增加的税收。可非常令人痛心的是,一些腐败的政府官员竟然极度嫉恨爱国商人的义举而想方设法假公济私公然刁难和坑害她们。我油然而生的联想是:国难当头,金国秀们虽尚能忍辱负重,而那些刁难和坑害却肯定根本上为爱国义商们同情所谓“乱党”直至亲身参与推翻腐败政权起到了推波助澜和催化发酵的作用。结尾,金国秀终于说服效忠“党国”几十年的侯志宏倒戈,不能不说是残酷的腐败现实根本不能尊重和保护最无私的爱国百姓帮了大忙。
第二,优越的物质生活绝对不能让有知识会思想的人们安于现状玩物丧志失去信仰和抱负。
金国秀和侯母一起养大的孩子,不论男女个个知书达理,思想进步,人格独立,志存高远。没有游手好闲欺软怕硬的恶习,也没有愚昧无知矫揉造作的毛病;只有纯真善良勤奋好学的品质,也只有敬仰英雄感恩报国的忠心。我不禁又想到,曾经唯成分论者一刀切按社会经济地位将富人统统划为剥削阶级,然后鼓动广大穷人把自己受苦受难的全部责任推给他们,并长期对他们实施残酷斗争,无情打击,连完全无辜的子孙后代也要被株连蒙受耻辱惨遭戕害。而许多中共革命家竟然都出身于“万恶的旧社会”的小康之家甚至地主资本家家庭,更不要说众多民主党派的仁人志士,乃至“文革”被“清队”戴上“历史反革命”帽子的文化、教育和科技精英等,大都属于那时曾对民主革命有过贡献的富家子女。人不同于低等动物的特征之一是不仅仅为物种延续而活着,比别人吃得好穿得好却不一定感觉到自己很幸福。有知识会思想,理想的精神追求不甘心现实的物质富足。剧中的侯志宏舍妻儿别慈母远足云南进讲武堂,从军后一直感念上司的知遇之恩甚至到愚忠地步,但的确是名副其实的抗战英雄;三个儿子先后上了抗日前线,一个英勇殉国,一个炸成残废,一个辗转加入中共;唯一被娇惯的掌上明珠,受爱情和理想驱使从学校去了延安,最后奉命打入军统窃取情报就义。抗战以来,侯家一门忠烈,皆为理想信仰国泰民安和自由平等献身,没有一个是因生活所迫才铤而走险的。我再度油然而生的联想是:钓鱼岛之争,举国群情激愤,力主一战洗雪国耻的呼声如潮,可有人竟冒天下之大不韪又冠冕堂皇地说,战争受害的终究是人民,中日一旦开战,中国经济发展势必受到影响,老百姓的生活可能倒退,从大局考虑还是忍为上。而实际上,今天已过上比之30多年前有天渊之别小康生活的如金国秀及其子女的广大民众的幸福感并非有多强烈,顾忌战争冲烂自家坛坛罐罐的恐怕难以代表全体富起来的平民百姓。
虽然《母亲母亲》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牵强的瑕疵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