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之行(十五)——洱海
分享:
时间:2012-10-08 浏览:340 投稿:离退 文作者:小月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小月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还在儿时,看了电影《五朵金花》,大理、洱海、苍山、金花等这些名词就在心里打下烙印,也就是从儿时起,能亲眼目睹苍山、洱海的风采,目睹民风民俗成了最大的心愿之一。 
这个心愿一直等到97年才算得以实现。

   那是一个暑期,我出差来昆,出差完毕,带着女儿跟随旅游团到了大理。按照计划,我们从昆明乘坐夜车,次日凌晨可到大理,可是,当晚上九点钟我们在宾馆门口上了那张又脏又有异味的旅游班车的时候,才走到了没多远,车子就坏了,司机紧赶慢赶修车,等到次日到达大理却已是中午时分,行程自然是缩短了半天,我们匆忙吃完中午饭,苍山是去不成了,只是登上游船在而海上突突地游了一圈之后,匆忙返回,靠岸,返回昆明。这一匆忙,洱海的留给我的印象只是一片茫茫的海水,其他什么都没有留下,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发誓,今后只要在允许的条件下,绝不跟团旅游!

   洱海的遗憾自然是继续留下。

   此后,分别在07年、08年、09年前往丽江的时候,途径大理,也因为各种原因,而没能到洱海,只是远观而已,08年还在大理住了一晚上,也只能是匆匆路过。遗憾在继续中。

   这次出行,我们有一个目的地是大理的双廊镇,这样一来,能近距离欣赏洱海的美景自然是情在理中了。 

   双廊镇就坐落在洱海边上,我们在此住了两个晚上。第一个晚上住的客栈离海边稍远,第二个晚上,我们搬到另一家新开张不久的客栈,环境优美,主人和蔼,晚上在客栈的顶楼上观海,可是非常的惬意。

   在旅途中马不停蹄地奔波了十几天,到了洱海边上,面对清静的湖水,在绵软温柔的风景中,看弯如耳型的洱海那静静地湖水,多天来的疲惫,多天来的辛劳,多天来的奔波,随着眼前这宁静的湖水,心,也跟着宁静了。

   清晨的洱海是宁静的。离海边不远的地方就是南诏风情园岛,据说那是属于杨丽萍的。南诏风情园是宁静的,整个洱海是宁静的,双廊镇是宁静的,海边的山也是宁静的,顺着海边,独自一人漫步在渣宁静的环境里,心,仍然是宁静的,犹如这宁静的海的清晨。

   很多勤劳的渔民早已从海中打渔归来,他们在停靠岸边的渔船便,拉起网,手执竹竿,敲打着渔网上的小虾小鱼。洱海,永远是渔人生活的依靠、经济的来源。

   因为是清晨的洱海特别的宁静的缘故吧?许多情侣双手合十,携手漫步于海边。也许,他们跟我们一样,来自丽江,来自香格里拉,来自白马雪山……但是只有在这里,他们才能得以这样手牵手在海边消闲地享受洱海的清晨这美丽的宁静?我想,是了!

   是的,到了洱海边,我们都静下来了,静下来,就可以听海的呢喃;静下来,就可以赏海的无穷魅力;静下来,可以尽情享受云和雪山在海中的倒影、鸟儿在空中翱翔的英姿、群山滴翠、海水蓝蓝的美景……

   黄昏到来,朵朵浪花送别太阳,一波一波,像是依依不舍的告别之吻。洱海最美的时刻就要到来。这便是洱海的月光。传说中,它是公主放在海底的宝镜。世世代代,散发着光芒,也庇佑着捕鱼的人们。 别处的月光是清冷的、朦胧的,而洱海月,则亮的可以读书。在这样的月光下,仿佛心也要融化。想安静地睡去,在月光里做一个安静的梦。又不忍心闭眼,看不尽这圆月清晖,这一种从未见过,又无法形容的清朗和安宁。 不得不再一次承认,洱海,拥有和时光同样的力量。就在这静谧的洱海之月里,感觉自己的身体正舒展开,思绪,也渐渐模糊,心,渐渐平静。与这低低的涛声相伴,游走在那些关于洱海的传说里,仿佛经历了一场只属于一个人的地老天荒。

   夜幕降临,躺在客栈洁净的床上,头枕着波涛声声,我安然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