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天天讲,但安全事故每天都在上演。每天的新闻报道里安全事故不可缺,当今社会我们追求经济增长、追求速度、却忽略了安全。环境遭受到毁灭性的摧残,交通事故越演越烈,安全的空间似乎变的很渺小。现在大多数家庭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都捧在手掌心,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却忽略了安全知识的灌输。
曾经在一篇报道上看过这样的文章,不禁自行惭愧,因为自己都成人了,我想当我面对当时的情况时,我一定会惊慌失措。故事情节是这样的:两个13岁的美国的小男孩,一个是外科医生的儿子,一个是卡车司机的儿子,两人同班又是好友,每天结伴乘坐校车上学。每天16名学生到齐坐好后司机大叔才发车,有着25年的驾龄的他,技术相当娴熟。但是有一天早晨,校车快到学校时,意想不到的危险降临。驾驶座的司机大叔情况异常,投靠椅背,脸色苍白,浑身发抖,双手完全离开了方向盘,校车向左偏离方向,冲向教堂--这过程有5秒。见状,卡车司机儿子惊呼一声,跳起,冲向驾驶座,抓住方向盘--这过程仅3秒。他拼劲全力,向右转动方向盘,车回到正道。拔钥匙,踩刹,车停--这过程8秒。校车停稳后,车上其他学生没有慌乱,没有乱跑乱叫,而是赶忙拨打“911”报告车上发生的情况,紧接着外科医生的儿子给司机大叔做胸部按压。直到救援人员赶到,检查得知是心胀病突发,幸亏他们给司机大叔做胸部按压,为后来的成功抢救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16秒就把校车停稳,在这生死关头他没有丝毫慌乱,也没有丝毫犹豫,每一个动作都是那么的迅捷、熟练,与其年纪不符。另一个胸部按压的操作要领完全熟记于心,这对于他而言就是举手之劳。我们不禁要问,两个年仅13岁的小男孩,在紧急关头为什么能表现得如此冷静而专业呢?我想,这得归功于良好的家庭教育和俱全的学校教育。
父母利用自身的技能或优势,从小就对他们教授,而美国中小学注重生命教育。所以当发生意外事故时,采取相应的预防以及相关的安全知识,是他们接受健康教育最基本的内容。娴熟的技术和技巧则是家庭的熏陶和对他们健全发展的关注。正因为这些,在危急关头避免了一场惨案的发生,拯救了车上所有人的生命。
这个故事很久之前就看过,依稀还记得标题是“13岁少年的精彩16秒”,读完整个情节。我不禁黯然,回味良久。安全不是天天挂在嘴边,不是肆意的宣传就可以了,而是要深入思想,深入我们日常生活的潜意识里面,还应该懂得面对突发状况发生时的应对措施,也许我们没有上述两个小男孩的家庭优势,没有美国教育机制的完善,但是我们可以做到不慌乱,懂得求助。
安全是社会的进步,也是个人的进步,从小就树立安全意识,避免那一连串噩耗的发生。珍爱生命,为自己也为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