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听说小凉山雷波县马湖景区绝美,只是没有机会一睹芳容,时间和交通是主要制约因素。凑巧今年“五·一”小长假,绥江一高中时的同学相邀出席其公子婚礼,才终得一了夙愿。绥江县城原马车站处有微客半小时到屏山县新市镇--原金沙江营运通航河段上行终点和下行起点,然后换乘黄琅村彝胞的私家微客可一小时直达湖岸--据说凡外地车到检查站都要点人头收50元门票钱,而坐本地车,司机会叮嘱你莫露声色,像赶乡场的本地人一样过去便可拣到一顿大餐费用。年底向家坝电站蓄水发电后,从绥江县城出发顺库区沿湖新公路到马湖可能就个把小时。


雷波县地处四川省西南边缘的横断山脉东段小凉山,金沙江北岸,是凉山州的东大门。东南隔江与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相望,北与宜宾、乐山地区相邻。马湖至雷波县城40多公里,雷波县城到永善县城(溪洛渡电站)50多公里。马湖景区主要由马湖、金沙江峡谷、原始密林等部分组成,是小凉山深处一颗璀璨的风景明珠。新市到马湖先沿金沙江而上近30公里,因山陡谷狭,二级公路一个隧道接一个隧道,大大小小的桥梁一座连着一座。在一个三岔路口分道后便是爬10几公里的九道拐,海拔从400来米渐升至1000多米。在检查站,虽坐在车上候了两分钟,但我分明体会到,刚才江边的烦人湿热感已被云崖下的凉爽舒适感取代了。马湖东、西、南三面为高山屏障,北面为玄武岩、石灰岩碎块堆积而成的天然石坝。湖区港湾深幽,湖岸曲折多变,湖底灰岩层光滑细腻,无淤泥,湖水四季盈盈,清澈透明,无任何污染。湖周沿岸由茶园和森林环绕,林木苍翠,湖光山色交相辉映,风光秀美绮丽。金沙江峡谷山体陡峭,江水湍急,绝壁高耸,怪石如林,极为险峻。区内为彝族聚居地,村寨富有民族特色,历史人文遗迹,更为景区增添了情趣。
马湖是与邛海、泸沽湖齐名的四川第三大高原天然湖泊,水域面积7.5平方公里。海拔1113米,平均水深70余米,最深处180米。相传,远古有人以壮马系湖岸,湖中龙出与交,后产异马,因得名马湖,又以湖中有龙,亦称龙湖。马湖三面环山,风光秀丽,更被历代文人雅士演绎得神妙无比:湖之东,有五马归巢山,犹如五匹骏马昂首扬蹄长嘶;湖之南,有青龙山似兰龙若黛;湖西北,有老君山横空出世,虎视眈眈;湖西南,有三山似蛟龙抢夺马湖翠宝,翘首争雄;湖之北,有玄武岩堆积而成的天然石坝,犹如向前涌动的波涛,浑然成景。还有湖洞、母猪卧崖、鹅公飞渡、五马归槽、大梳月、天门雄陈、兰蛇撵龟等景点散落湖周,令人目不遐接。古今吟唱马湖的诗赋中,我最喜欢明代姜麟的“乌蒙江上风和雨,洗出人意一马湖”两句。
我的运气非常不错。在湖畔槐花清香洋溢之中,我拍下了一组远景之后,邂逅了四川大学与我年纪相仿的两对夫妇,男老师挎着高档相机选景,女老师边嚼着槐花边摆着造型。天然的情趣相投,我们很快搭上话,并相约包船游湖上金龟岛。金龟岛是湖中唯一的小岛,在霭雾中若隐若现,似“金龟游水”,煞是好看。全岛面积仅11.7亩,却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人文掌故--诸葛亮七擒七纵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如湖东的天门雄阵、五马归槽,湖西北的龙湖雄关,都是当年惨烈而又不失人性史实的敷衍和美化。岛上的海龙寺建于明万历年(公元1556年),清乾隆48年(公元1783年)修复,主要塑有孟获、孟优、摩铁三尊彝人首领雕像,曾因年久失修,尤其是动乱时期无人看管,损失殆尽。当地彝民认为,诸葛亮七擒孟获应为“七请”之误传,我也认为很有道理。1996年9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雷波县政府拨款作了部分维修,2007年2月县人民政府又拨款进行了全面修缮,重塑了孟获、孟优、摩铁三尊神像及部分神像。海龙寺孟获殿是我国仅存的一座纪念彝族历史英雄人物的寺殿,是彝汉人民和解、和谐的象征。


我们一行几人上岛的时辰也好,避开了游客高峰期,乘兴登船上岛,尽兴别岛下船,几个大学教师又奔马湖特产莼菜、茶叶、竹笋等去了村里。我和他们告别后,选了一家湖边小店坐下来,从容品尝了的确鲜香的麻辣炸鱼,又买了些未炸焦的半成品带上,才意犹未尽地上了返程的包车--因为我要忙去游览新市古镇,而当时又没有其他旅客拼车。在路上,我的思维没闲着,不禁浮想联翩:将来向家坝溪洛渡两个电站都蓄水发电后,向家坝的尾水离溪洛渡坝底仅0.5公里,两大水库环绕湖滨游或水上乘船游都将是十分奇妙和令人神往的,马湖自然更会是一大旅游热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