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立感怀
分享:
时间:2012-05-16 浏览:335 投稿:供热 文作者:夏里巴人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夏里巴人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5月11日凌晨,大概是在痞子蔡与轻舞飞扬相约网络的时候(《第一次亲密接触》的男女主人公,他们每天都会准时的在凌晨3:15打开QQ聊天),我才有了倦意,揉了揉熬红的眼睛,洗漱睡觉。

   

    尽管睡得很晚,可我还是很早就醒了,一些若有似无的梦境就像一盆浇在我头上的冰凉刺骨的冷水,硬生生的把我给泼醒。我看了看时间,8:30,才睡了5个小时多点。我呆呆的望着天花板,回味着那些已然模糊不清的发生在过去的,如今又以“托梦”的形式回到脑海里的那些人和事,我知道想再睡个回笼觉已经不可能了。
 

    望了望窗外阴霾的天空,现下已经立夏,应该阳光明媚才是,可为何乌云对蓝天恋恋不舍,不肯离去。今天是我的生日,30岁的生日,孔子所设的而立之年。这本应该是一个继往开来的关口,我却像一个耄耋老人一般的失去了对未来的憧憬,只知道一个劲儿的去回忆那些如数家珍的往事。我是不是老了,或者说心老了?
 

    人的一生,每十年是一道坎儿,都具有着里程碑的意义,但对我来说,从9岁到10岁,19岁到20岁,从来就没“跨越”的感觉,我想也只能归咎于自己的少不更事,而当5月11日零点的钟声敲响的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浑身的汗毛仿佛都立了起来,一种强烈的,前所未有的失落感狠命的挤压着我,让我觉得30岁仿佛成了我人生的一道分水岭,如同淮南淮北的橘枳一般,前面无忧无虑、精彩快乐,后面则一片迷茫、暗淡无光。
 

    而立之年的本意,按照《论语·为政》中的意思指的是一个人到了三十岁应该是人格自立、学识自立、事业自立的年龄。在当今这个现代社会里,而立之年则更多的被理解为成家立业。从传统意义上来说,我的而立还算差强人意,但是如果按照现在的观点,那就是一无是处了。
 

    看看自己的处境。成家?命中天女还不知道是不是存在在这个世界上,就算有一只金凤凰瞎了眼愿意稍作停留也没有供她栖息的梧桐树,可谓失败至极。再说立业,在一个岗位上工作快八年了,仍然原地踏步,不是我无能,而是途径不合适,这就好比兔子适合奔跑,你让他去和鱼儿比赛游泳,只能是力有不逮。我想没有什么比这个更让人郁闷的了。
 

    天上的乌云更为浓重了,雨势正在酝酿和累积,QQ的嘀嘀声把我胡乱琢磨的心思强行的收了回来。是啊,想的再多若没有实际行动也是无补于事。从群里的消息得知,我的一个好友的妻子刚在今天上午诞下了一名女婴。看着襁褓中的婴孩,她的眼睛紧闭着,头上、身上还残留着从母体带出的痕迹。多么鲜活的生命啊,多么盎然的生机啊!这名女婴和我是有缘的,我们是同月同日生,只是在时间整整相隔了30年。
 

    90后逐渐成长了起来,00后乃至10后的孩子们也不断生根发芽,如同阳光雨露的滋润着这个世界。而我们这些已经跨入或者即将跨入而立之年的我们则不得不感叹:长江后浪推前浪。看着比自己晚进入公司的同事们一个个都找到可属于自己的位置,结婚生子,那种“死在沙滩上”的无奈和苦楚又岂是他人可以理解的?
 

    朋友抱着宝贝女儿,眼睛流露着温暖,脸上洋溢着幸福,欢声笑语塞满了整个病房。我却在此时悄然的离开了。还有一个中班在等着我。
 

    5月11日的中班并没有因为是我而立之年的生日而区别于以前的任何一个中班,依然是翻牌检查,然后回来抱着一堆书本随意的啃来啃去。读书是一件好事,可以增长见闻、陶冶情操,但也能为人增添烦恼。我经常可以从书中读到一些励志的故事,这些奋斗的主人公不断的警醒着世人要为梦想而努力不懈,纵然粉身碎骨当无憾矣。至此,我就不得不深深的鄙视一下自己,虽然有诸多的想法却一直没有鼓起实践的勇气,已然在惯性中混着日子,无聊的打发着一文不值的时间。岁月的流逝消磨着曾经雄心万丈的意志,而立之年这个词汇能否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让我心甘情愿的画地为牢?我不愿去想也不敢去想。
 

    别人都说倒班员工的时间是过的最快的,转眼8小时就过去了,转眼8年也将过去,人的一生仿佛也只是眼睛一闭一睁的数息之间。我是幸运的,身边依然有体贴的朋友能在第一时间发来短信,送上最真挚的祝福。同时,我也是不幸的,我不知道也不懂的从身边这些点点滴滴中获取感动,获取满足,总是为了执着的守望着镜花水月似的目标难以自拔。或许,我就是这样一个左右摇摆、矛盾统一的个体。这便是我而立之年最为深刻的体悟。
 

    夜更深了,万物归于寂静,时间已经悄然的走到了12日。我仍然没有什么倦意,我已经习惯熬夜,习惯了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对着电脑敲敲打打。熬夜的人有很多,原因不尽相同。痞子蔡和轻舞飞扬熬夜是为了爱情,为了希望,而我呢?或许,是没有勇气结束这一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