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是一种选择
分享:
时间:2012-05-02 浏览:328 投稿:供热 文作者:夏里巴人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夏里巴人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有人说,这个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莫过于我在看着《北京爱情故事》(以下简称《北爱》),而你却在看《乡村爱情故事》。这两部热播的电视剧所传达出来的截然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让人唏嘘不已。《乡村爱情故事》通过对林林总总的农村生活琐碎的拾遗传递给观众的是一种温馨而从容的情感体验,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恬静的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可以静下心来体会那种平淡却不失浪漫,豪放却不失细腻的爱情;《北爱》则将我们拉回到主流社会切切实实的感受了一把爱情在生存的压力和残酷的、冷血的社会面前所表现出来的苍白无力,让人不得不去重新审视-什么才是比生命价更高的爱情。
   
    在《北爱》中,有两段曾被看好却不得善终的爱情:吴狄和杨紫曦、石小猛和沈冰。我们实在无法对这两对情侣之间的感情提出质疑,吴狄和杨紫曦相恋五年,即使是后来两人分手后仍然时时牵挂着彼此,满脑子都是在一起时点点滴滴的回忆;石小猛和沈冰更是青梅竹马山盟海誓对方就是自己生命的唯一。可就是这样看似情比金坚的感情却走不到终点,在欲望的撕拽下戛然而止。这是爱情吗?抑或从偏执的意义上来说根本就不配称作爱情!
   
    悖论产生的背后是欲望的拉扯,是诱惑的逢迎谄媚。
   
    杨紫曦是从穷山沟里出来的姑娘,来到了大都市,面对着喧嚣的灯红酒绿,她的愿望是能拥有一家属于自己的花店,并且以此来满足其对于物质上的需求(包括各种品牌的各种样式的鞋子以及其他奢侈品)。吴狄曾经许诺,要为杨紫曦实现梦想,可是七年过去了,吴狄仍然“一穷二白”,漂泊在人潮熙攘的北京。一家属于他们的花店犹如镜花水月。如果杨紫曦是一个安贫乐道的女孩儿,那么他们将相守一生,平淡宁静,可是她对于花店的欲求非常强烈,甚至超过了对吴狄的爱,就在杨紫曦为此感到的苦恼非常的时候,一个能实现她梦想的人出现了--一个依靠父辈福荫庇护的纨绔子弟:安迪。安迪并不爱杨紫曦,只是把她当作一件货物,一件供自己玩乐的花瓶,喜欢时便捧在手心,擦拭把玩;厌烦时便来得猛烈,砸个粉碎,另寻新花瓶去了。杨紫曦比任何人都更明白这一点,但她仍然离开了深爱着的吴狄选择了安迪,而且不止一次。面包还是爱情,物质还是精神?这个困扰了无数人难题再一次以这样赤裸裸的方式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最终,杨紫曦幡然悔悟了,可是爱情已经不在原地等待,让人唏嘘不已。如果说吴狄和杨紫曦恋情的结束让人敢带惋惜和有所回味,而石小猛和沈冰恋情的结束则显得更为灰色和冷酷,惨不忍睹。
   
    在还在大学读书的时候,石小猛和沈冰便是众人最看好的一对,时间和空间并没有拉开两人之间心与心的距离,反而因为相互思念而让感情如同发酵了一般,越发的香醇和热烈。当沈冰千里迢迢从云南赶到北京的时候,当石小猛牵着沈冰的手描绘着未来幸福生活的蓝图的时候,没人会怀疑她们将是哥几个之中最早走进婚姻殿堂的。可是,就连石小猛自己也不知道,他无意间对沈冰的一句话预示她们的爱情将画上句号。石小猛曾说,或者说引用过一句话-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石小猛变了,他和沈冰之间的感情也变了。
   
    感情异变的原因和前面一对有些类似,都是面对着内心最深处的渴望,面对着精神和物质如同鱼和熊掌一般的不可兼得,他们都选择放弃了爱情(石小猛接受了程锋父亲开出的价码-大德集团的经理职位以及该公司的年度广告大单出卖了他和沈冰之间的爱情)。所不同的是,吴狄和杨紫曦分手以后仍然藕断丝连,相互牵挂,为两人日后的复合留下了伏笔;而沈冰听到石小猛死命的叫嚷着“我不爱你了,我不要你了”的时候,她丝毫没有拖泥带水的选择了离开,离开北京这个让她伤痛欲绝的都市,然后被程锋的真诚所感动,重新开始另一段感情。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这两个爱情故事恰恰揭示出了人们在初恋结束后对待曾经的情人两种态度,要么余情未了,要么当断则断,但不管如何,因为感情因素以外的世俗原因而分手的,主动提出分手的将承担着巨大的压力,杨紫曦如此,石小猛也是如此。
   
    我曾几何时也是这样的唾弃和鄙夷着那些将神圣不可侵犯的爱情肆意践踏的人们,可后来当我看到杨紫曦和石小猛在失去爱情后心酸流泪时的可怜模样也就释然了,我们实在不应该去苛责他们,并不是他们将爱情视同儿戏,他们在舍弃爱情的时候也会不舍,也会撕心裂肺,痛彻心扉。其实说穿了,不过是在芸芸众生之中,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将爱情摆在生命中同等重要的位置,而这些将爱情至于次席的人遇到他们认为比爱情更重要事物要进行二选一时,爱情被当成牺牲品也就顺理成章了,仅此而已,如果换做是你我,恐怕也很难逃出这个世俗的圈套。这是一个理智的、完全割舍感情的、剜心疼痛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