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故辞旧,万象更新,刚刚走过的兔年的365个昼夜,就仿佛365个台阶,绵延横亘在未及尘封的往事里。春已归来,而比春更亮丽的,是新时代女性正创造着骄人的业绩,尽显巾帼的风采。
从古至今,花木兰、穆桂英、秋瑾、任长霞……不胜枚举!她们无一不是“有志者,苦心人”,默默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实现着人生价值的她们,是我们的榜样,是无愧的巾帼英雄!作为新生一代的女性,不甘示弱的我们,又该如何在岗位上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呢?
从07年至今,来到天勤公司已近5个年头,公司已由原来的100来号人发展到300多人,而其中,女工则占了全厂的60%以上。
姐妹们,是否还记得那会儿厂房刚刚竣工,等待着我们的是满地的荒夷,车间还没有通上水,而开荒怎么少得了水呢?我们从外面的路边把水一桶桶的弄进车间里,一桶水10几公斤,两个人搬不动,三个人抬……我们拿着抹布趴在花岗岩的地板上一块一块地抹着,用钢丝球一寸一寸的擦着附满水泥和污垢的地面,嫩嫩的手掌磨出了厚厚的老茧……如今回过头来看看宽敞整洁的车间,告诉自己,我们的付出是值得的!
姐妹们,还记得吗?那会儿我们有这样一句口头禅:女人当男人用!很简单的一句比喻,却体现出曾经多少的艰辛。我们也曾双手挥舞着扳手去拆卸、安装机台,一起在机台肚子下装进翻出,这里撞青一块,那里碰伤一坨,流过多少泪、擦去了多少汗……我们一直坚持到了今天,走在织机轰鸣的车间里,回首来时的一路艰辛,心里满满的全是成就。
在三班三运转的生产条件下,曾有女工这样调侃:“丰田织机全年开,工作不停摆,一年到头假期少,自由被出卖,青春快不在,还没谈恋爱,周围帅哥个个有主完全吃不开,有了好心态,还是没人爱,灭绝师太招我加入光耀峨嵋派”。看似滑稽、无奈的言语把女工的心声表现得淋漓尽致。是啊,只要机台在运转就要有人在工作,你看那织布车间的女工,一天8个小时走下来,回家之后满眼疲惫,面对丈夫和孩子的期待,唯有淡淡一笑的释然。一年的巡回下来要磨破多少双布鞋,说句毫不夸张的话,几年下来走巡回的路都可以绕地球走上一大圈了,
车间女工的辛苦自然不在话下,这一点,在座的各位姐妹都很清楚。可是我们在前面拼搏的同时,又是哪些人在做我们坚强的后盾呢?提及此,我不得不想起一个人,她是公司为数不多的女部门经理之一,又是工会主席,还是我们的女工委主任,我们都亲切的称她为“卿妈”!
在这里我没有什么华丽的语言来颂扬她,只想以最真的言语来诉说:她和所有女人一样有一个疼自己的丈夫和爱自己的孩子,她和丈夫两地分居已四载有余,她的女儿也赫然成为现今社会最为关注的“留守儿童”。她常常不苟言笑,其实她也柔情似水,她也思念自己的丈夫,也想念自己的女儿,可是,她的岗位在这里,在天勤,她只能强忍住隔断那些刻骨铭心的思念,用她的坚强掩盖着一切。曾几何时,每每她听到女儿从电话里幽幽的喊出:妈妈,我好想你!她也会心酸难耐,泪水也会溢出眼眶,可是转过身来,再面对我们的时候,看见的仍然只有坚毅的眼神。她把所有的不快全部掩于心底,把泪水绽放成如花的笑容,依然舍小家顾大家,把个人的利益抛在脑后,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
姐妹们,你们又未尝不是每天行色匆匆赶到工作岗位上,开始一天繁忙的工作;你们在工作中也常遇到不顺心,但见到孩子又要打起精神为家庭营造一个舒心的环境;当你们因繁琐的工作感到疲惫的时候,只有让汗水化成一缕缕的微笑去化解丈夫的抱怨……你们相互理解、相互鼓励,用并不厚实的肩膀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和使命。
我的姐妹们,此时此刻,我不想用“妇女能顶半边天”来形容我们的社会地位,也不想用更多华美的辞藻来堆砌属于我们的节日。为什么?因为我们努力了,我们做到了,我们理解了。我们虽然无法与花木兰、秋瑾之类的女性同一而语,但当丈夫的抱怨变成默默的支持,当孩子的埋怨化作暖暖的关心,当公婆的不解融为家庭的和谐,当我们的辛苦换来公司的发展,我们的胸怀变得宽大起来,心境变得从容起来,那种油然而生的自信,让我们这群织布工厂的姐妹摒弃了所有小女人的琐碎,更加成熟与美丽地工作和生活在当下。
姐妹们,立岗争先,巾帼不让须眉,让我们携手并进,共铸公司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