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一株不知名的植物,也许是一种蕨类植物,生长在两堵水泥建筑所夹的缝隙中。
我还是在一次擦洗主控室玻璃窗的时候注意到的它。其实它早已存在在那里不知多少岁月了,可偏偏是如此的毫不起眼,让人从它的身边经过许多次也仍然极有可能将它忽略。
我蹲下来,仔细的注视着它,惊诧于它生存环境的恶劣和其生命力的顽强。玻璃窗是镶在水泥框架上的,它的下沿除了水泥还是水泥,接着是一堵敦实的平置水泥台,恰好和玻璃窗的框架形成了一个90度的夹角。夹角本应该是密闭的,滴水不漏的地方,可由于长期曝于日晒雨淋之下,竟裂开了一条细铁丝一般粗细细缝,它就是从那里生长出来的。
细缝里本无土壤,而且坚硬异常,它是如何扎根又是如何吸收养分的呢?后来一想也就释然了,有缝隙的地方就会积灰,坚硬之上就会附着些许柔软,这些在常人看来藏污纳垢的地方是竟然如此的神奇,孕育出了生命。
细细的打量着它,它像我儿时喜欢把玩的没开花的含羞草,向左右伸出一片片细长细长的绿叶,每一片绿叶又再次横伸开去,低垂着,像是在躲避我探究的目光;它又像是一只抬头挺胸的蜈蚣,雄赳赳的,挥舞着绿色的细腿儿。不,它又不像那娇生惯养的被人当作观赏植物的含羞草,它没有肥沃的土壤,甚至没有土壤,没有足够的生存空间,只能在夹缝中苟延残喘,它又不像蜈蚣,它不能动,注定要老死在缝隙中。但它仍努力的生长着,竭尽一切努力的伸展着根须,插入坚硬冰冷的石缝汲取着脚下的那一点可怜的营养,竭尽一切努力的将自己的枝叶伸出去,向上,向自由的方向,去接纳天上洒落的一点点可怜的雨星。
努力并不等于就会有结果,它的出生注定了终其一生是无法茁壮成长的,甚至想再长高半寸也是艰辛无比的,细缝根处伸出的枝叶因为缺乏养分而显得无力,枯黄甚至是蔓延性的干枯。可没有结果又怎么样呢?它仍然要而且一定会生存下去,虽没有结果却笃定无比的生存下去。
看着它,我想起了他。
他,我的表舅公,一位生于旧社会,长于旧社会,老于新中国的老人。
表舅公生于20世纪20年代。那是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军阀割据混战,民不聊生。在那样的年代,普通的老百姓能不饿死就是求神拜佛,几世修来的福分了。表舅公生于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小时候没挨过饿,后来因为中道衰落了,过起了颠沛流离的生活,靠讨饭艰难度日。
表舅公十五岁的时候,流落到了四川广安,在一家修鞋店里面当学徒,后来认识了比他小两岁的表舅婆,育有两男三女,再后来,在小女儿刚满月的时候,表舅婆因为一次咳嗽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而烙下了病根,常常咳出血来。这可吓坏了舅公,他没钱请医生,只能去请巫婆神汉一类的“施术者”。钱花了不少,表舅婆还是睁着眼睛去世了。
表舅婆在的时候还做点手工活贴补家用,现在她走了,表舅公一个人带着子女,靠挑着行头沿街为人修鞋维生,日子过得更加的紧巴巴的了,常常是有上顿没下顿。几个孩子吃不饱,成天到晚的哭个不停,表舅公就给每个孩子端一碗水,里面搀和一些要来的米汤,念到:“喝吧,喝了就不饿了。”
在兵荒马乱的年代,讨生活哪有这么容易,五个孩子还是死了三个,两个女孩儿,一个男孩儿。表舅公没日没夜的哭,直到眼睛都哭得都睁不开了,身体几乎都垮掉了。周遭的熟人实在看不过去了:“你这样哭也不是办法,你还有两个娃啊,你要为他们着想。”。这时表舅公才如梦初醒,重新振作起来。
表舅公带着儿女默默的离开了伤心地,几经辗转的来到了重庆的潼南县城,干起了老本行,算是扎下根来。
表舅公又当爹又当妈,含辛茹苦的拉扯着两个孩子,日子过得特别艰难。特别是在三年困难时期,国家牺牲农业去发展重工业,大江南北饿殍遍野。表舅公为了让两个孩子能吃饱,树皮、树根、甚至是那些富人丢掉的烂皮鞋。每次在分配食物的时候,也是孩子占大头,他留下一小块。好几次,他饿得实在受不了差点就去刨观音土,但最终还忍住了,他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娃怎么办啊?以后,他只要一觉得很饿的时候就使劲的勒裤腰带,往死里勒。在城里实在找不到吃得,他就走上几十里的山路,去老林里面扒地鼠,捅鸟窝,偶尔也去惹惹穷凶极恶的马蜂。
一家人总算是熬过这三年,后来国家调整政策,他们的日子才缓和过来,以后再遇到什么困难,一和那困难时期相比就不算什么了。转折发生在困难时期结束后不久,表舅公因为在幼时读了些书也得以换了个国营的差事,一家人的生活从此有了保障,随后的日子也就过得平平淡淡,波澜不惊了。
现在表舅公已经八十多岁了,身体不如从前了,经常为了点小病就要折腾一两个月,再后来,表舅公罹患了老年痴呆症,基本上听不懂别人在说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可是但凡他发现有人在谈及他的儿女时,他都会条件发射般的呵呵笑出声来,因为他那一双儿女在他悉心照料下健康的成长,后来在各自的领域里都成为了出类拔萃的人物而且非常的孝顺,这是他平生最引以为傲的一件事。
他和它一样,身处逆境却没有妥协,有过波折但最终都选择了坚强,因为他们都明白一个道理:既然不幸已然发生,与其在一个角落里哭泣,自怨自艾还不如努力的往下延伸根须,拼命的向外伸展枝条和叶片,去迎接风吹雨打。
毕竟,雨过就会天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