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孟定
分享:
时间:2012-01-30 浏览:315 投稿:党工 文作者:离退办 小月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离退办 小月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孟定街
    与我们当知青的时候一样,清晨起床,推开窗户,便看见窗外一轮火球般的太阳正从东方冉冉升起,顿感一股热浪冲进房间,稀释了屋内因空调带来的冷气,哦,时隔三十四年,孟定的一切都在变化中,唯一不变的是炎热。
 
    吃早餐还早,我提着相机,沐浴着孟定清晨的阳光,走上街头,可是面对满街的灯红酒绿、车水马龙,我找不到孟定老街的方向在何处,伸手拦下一辆三轮车,告知我要去老街,车老板说声上车吧,便发动车子,一阵嘟嘟声,他将我拉到不远处一条与正街成丁字形的小街,说声到了。下了车,面对同样商铺林立、灯红酒绿、车水马龙的小街,我又是一阵茫然!那个曾经载着我们归心似箭探亲回家的长途汽车站呢?那个曾经我们吃过米干、买过馒头的小餐馆呢?那个曾经带走我们多少对家乡的眷恋、亲人的思念信件的邮局呢?那个虽然只有红宝书出售但也常常是我们光顾的书店呢?那个柜台里曾经只有简陋的一些商品出售的小商店呢?还有,那条坑洼不平、有一个小陡坡的只有几百米长却常常让我们乐此不彼来回走动的小街,在赶街天路两边摆满傣家竹篓的小街呢?还有,还有那个每个连队的司务长们常常光顾为知青们打米的粮站呢?
 
    不在了,记忆中的一切都不在了。那座小桥应该就是当年我们必经的吧?可是桥面明明不是记忆中了那座桥了,如今的桥左面是一排密密的椰汁树,树影掩映着的是一座座虽然是傣家竹楼式的建筑,可紧闭着的门上写的明明是咖啡吧、茶吧、酒吧的字样,面对它们的是个边摆放的整齐的实木的桌椅板凳;右边,哦,我看见了,看见右边不远处有一座古老的小石桥!这让我欣喜若狂,可细看,才知那座小石桥早就废弃,在桥的边上树立着一个大广告牌,咦!我又看见了,看见就在广告牌的后面又有一排建筑,上面有一排字,仔细辨认隐约可见那是“孟定粮贸宾馆”,那就是当年司务长们为知青打米的粮店了。
 
    穿过小桥,踏上平整的街道,我仍然在寻找内心深处孟定老街的摸样,然而,除了那棵大青树,除了原有的海关地址上有一个崭新的院子并挂有海关字样的牌子之外,我再也找不到尘封在内心深处的孟定老街的摸样了。
 
    太阳升起来了,孟定炎热的一天开始了,我带着不知是沮丧、失望的心情回到宾馆。三十多年过去了,孟定和内地一样,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同一场巨大的洪水,将留在我记忆深处的孟定老街冲刷的干干净净、荡然无存,为此,我应该感到高兴才是,为我和我的知青战友在这里曾经用了八年甚至更多的时间洒下热血、汗水留下人生中最美好时光、甚至生命的第二故乡在几十年中的巨大变化;可是,我高兴不起来,因为我发现这种巨变覆盖了我心中的那份对第二故乡的亲切感,孟定,变得如此陌生,陌生到我根本就难以认出她了!不,不是难以认出,眼前的孟定好像我从来就没有到来过,她,不是我的那个孟定了哟。所以,我沮丧、我失望,也许正是因为这种沮丧与失望让我回到原来的孟定,也许这就是对比的缘故?面对眼前的孟定,留在我记忆深处的孟定的影子更加清晰、更加鲜活起来。
 
                                      小黑河
 
    还在出发前,当年的青年干事知道我对魂牵梦绕的小黑河一往情深,他就不止一次地告诉我,到了小黑河,你先默哀三分钟吧!我报之一笑,明白他的意思,小黑河与孟定老街一样,早就面目全非了。
 
    现代化的发展使孟定发生巨变,自然也给交通带来方便,虽然从孟定通往下坝的那条路早已修建过,但是路并没有拓宽;路旁的建筑多了起来,商铺、修理铺、餐馆很多,但是,0298部队还在,只是大门重新改造过了;路改造过了,但是通往四分场那棵大青树还在,只是更古老更粗壮了;六分场和四分场合并了,六分场的小学校搬迁到四分场,与四分场的小学校合并之后在路边挂起一个新的学校牌子。从巨大变化中,在司机的介绍中,一路上,我还是分辨出来原来四营七连、五连,那片记忆中橡胶林的影子,为我们开车的司机告诉我们,那个橡胶林已经是第二代了,是啊,橡胶树的有限期是四十年,四十年后的今天,刚还是第二代;经过指挥部机关、机务班、指挥部三连、二连又经过五营一连的等旧址,再经过下坝,我们来到了小黑河桥头。
 
    无疑,这是在我们走后建起来的一座横跨小黑河的桥梁。
 
    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下车,站立在小黑河边。
 
    先举目四望,小黑河两岸的山上,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密密的灌木、缠绕的古藤没了,河这边的山上取而代之的是橡胶林,而橡胶林边上是挺拔的柚木;河对岸的山上,许是土质不好难以成活橡胶树?不见橡胶树的影子,只有一个大大的采石场,半边山在人们的开采下被削掉一半,山脚下,还有人在继续开采中;小黑河的上游,是同样地景象,只是在遥远的地方,依稀可见青山仍然屹立着;而桥下面的荡里,是密密的香蕉林。如今,农场的经济来源主要是两胶(蕉),所以,凡是原来种植水稻的地方大都种上了橡胶,而原来的山上,人们砍去树木,见缝插针,种植上橡胶树和柚木。
 
    周围的景象观毕,该好好看看那永存我心中的小黑河了。
 
    由于到处种植橡胶树,也由于对岸的采石场,小黑河的河面变得极为狭窄,每一棵橡胶树等于是一台小小的抽水机,吸干了小黑河上游滚滚而下的河水;而采石场的诞生,将小黑河原本一个宽宽的河面“挤压”成一条小小的溪水般的小河沟,这条小河沟的其他部分早已干枯,干枯的河面上长满芦苇和杂草;而那条小溪顺着山路、和被挤压出来的河道依势而下,许是在我们到来之前,上游下雨的原因吧,尽管是旱季,小黑河被上游的红土染成了黄色,浑浊地流到我的眼前,又奔向南定河去了。
 
    唉!面对小黑河,我真想默哀三分钟!我那清清的小黑河,都说江山不老、青山永存、河水不变,可是,几十年过去,你怎么也会如同我一样没了当年的俏丽摸样、窈窕身姿?人啊,既是创造者也是破坏者,只是,在创造的同时,在改变的同时,也破坏了本生美丽的东西,使很多原本的美好成之为创造、改造的牺牲品,我心中的小黑河,你就是这个时代的牺牲品的代表呵!为了边疆的经济发展,你,献出了自己的美丽、自己的生命,这,犹如当年的我们。所以,仅此这点上,我更加爱你,并将永远怀念你,无论你将来变成到什么样子,你,在我的心中,永存。
 

“八年知青生活,一生牵挂孟定”横标

 

我们下榻孟定最好的酒店--白马酒店

 

如今的孟定街

 

革命饭店,兵团的现任领导--当年我们知青老师的学生在这里为我们接风洗尘

 

孟定街夜景

 

如今孟定镇政府办公楼

 

当年我们就是从这里到孟定赶街

 

当年孟定街河边如今已成为休闲的酒吧、咖啡吧之类的地儿

 

那座桥背后,就是每个连队到哪里打米的粮站

 

我们当年每次赶街必经这条河

 

依稀可见“耿马县孟定街”等字样

 

大青树依旧“青”

 

小黑河上的桥

 

现在的小黑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