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云天化中学十年,我上了七届毕业班,也经历了够多的毕业典礼。09年6月3日我曾发过博文《有一种联想叫缺憾》,抒发了对毕业典礼上听不到学生们唱出表现他们毕业情怀的歌声的缺憾。昨天,我又于毕业典礼后的最后一节语文课上对学生抒发这种感慨,相机对他们作了嘱咐和祝福:
举行完毕业典礼,明后天结束全部课堂教学,高考前你们仅有不到两天的时间进行心理调适,我建议你们这两天中不要看不要想关于语文考试的任何内容。语文全靠平时积累,咱们的语文达到什么水平早就定了型,这要保持高度的自信心。别相信临时抱佛脚,什么“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硬要突击和保持积极进取状态,也只能整整其他科目,尽可能保持语文应考前的平静和理性。因为语文是高考第一科,那就不妨在休息好后的开考前半小时自我激发起斗志和必胜欲念,认真审题,调度知识,发挥技能,循序作答。特别在阅读鉴赏和写作中保持灵动的人文意识,有合理的规范的应时应境的联想,作出有思想高度和认识深度又自然贴切的答案。
每一次参加高三的毕业典礼,我都会油然而生一种缺憾,都会为毕业典礼上听不到同学们唱出真切表达毕业情怀的歌声而怅然;我都会不禁想起也许说来会有同学怀疑的--我8岁时听到过并也就会唱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毕业歌》。“七月的熏风吹送着花香,祖国的大地闪耀着阳光。迈开大步走向生活,条条道路为我们开放。”那个年代,初中生的工作就有保障,甚至小学生到了年龄也会被很多行业录用,所以那时的毕业生唱起此曲,深情盈怀,精神豪迈,回肠荡气,尽管歌词的时代印记太重,内容也略显得空泛。现在的高三应是“六月的熏风”、“走向考场”、“高校大门为我们敞着”!现在我就给大家唱唱,让大家感受一下曲谱的优美旋律和歌词的时代气息,也领悟一下考场中应时应境激情联想的相通原理吧!
(整个教室瞬间从热烈转为寂静,片刻便只有我卖弄而陶醉的歌喉清晰地张扬着)“七月的熏风吹送着花香,祖国的大地闪耀着阳光,迈开大步,走向生活,条条道路为我们开放。再见吧,亲爱的母校!再见吧,亲爱的老师!再见吧!再见吧!我将要走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让青春放射光芒。建设起千万座美丽的新城,开发出祖国无尽的宝藏,让丰收的歌声到处飞扬,用劳动创造幸福的乐园。再见吧,亲爱的母校!再见吧,亲爱的老师!再见吧!再见吧!我就要带着奖章再回来拜访,为胜利同声歌唱。”
我衷心预祝同学们高考圆满成功!(学生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
我真的很爱我的学生,我一如既往地协同全体教师尽力帮助学子们在高考中立于不败之地,桃李满天下是教师最大的精神抚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