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在我们眼中就是宝岛,至于宝在哪里,应该没多少去在意。台湾对于我们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回归统一,无论是出于民族感情,国家骄傲还是全国人民的意愿(包括台湾),统一都是势在必行,至于时间,都等了六十年,大概也快了吧。
我们大陆对台湾到底有多少了解,大多就是台企,歌星,然后就是最近满城风雨的“大S”们。台湾人最喜欢的什么呢,是选举,以我们的和谐社会来说,真是一个不太主流的爱好。台湾人对选举的狂热超越了政党,超越了族群,超越了政治本身,超越了生活本身,超越了所有可以超越的事物。很多时候总会让人疑惑台湾是把选举当成娱乐事业经营。事实上,台湾的全民娱乐也是开展的很好,八卦新闻是所有报纸的头条,包括社会类,经济类以及政治类的报纸,很难明白个中缘由,就是台湾人自己都说不清。
台湾人对娱乐事业的热衷,就算不是世界第一,也必是并列第一。台湾综艺节目数量之多,种类之多以及差异之大真是令人赞叹。台湾面积还没云南大,电视台数量却早已破百,密集度可谓世界第一,而电视台60%的时间在播综艺节目,当然有过半是在重播,还有30%时间在重播电视剧。台湾综艺节目尺度很宽,经常挑战台湾“新闻局”的底线,时不时挨罚,有趣的是上了“新闻局”黑名单反成了一种荣耀。台湾综艺可以玩的品种很多,行脚类(即旅行类)、游戏类、谈话类、政论类,以及模糊焦点的综合类,其实受欢迎的节目也就那几个,收视率倒是起起伏伏的,想要了解台湾文化,把那些综艺节目看个遍,就有个大概的印象了,只是“观赏”的时候,不要太理会“无脑”的部分,或者抱持纯娱乐心态。
台湾人除选举外最喜欢的就是夜市,相比白天的跳蚤市场,夜市真的好玩很多。台湾的夜市文化不是逛,不是玩,不是吃,更不是买,而是排队。台湾的排队文化连台湾本地人都觉得很奇怪,绝大多数排队者是不清楚那个摊位是卖什么的,往往想吃个小吃,排队排到自己才发现是卖按摩棒的,而排队若没等个两三个小时就看到摊位所卖物品,那就失去了排队的意义,可排队的真正意义是什么,没有人能说得清,也不会有人理会。
说到排队,最容易有长龙的多是卖食物的,台湾饮食文化主体是小吃,副体是补品。台湾没有菜系,这是一些历史事件造成的。台湾的小吃品种非常之多,涵盖了中国小吃绝大多数种类,还有台湾自创的,如大肠包小肠,猪血糕等,猪血糕还入选全球十大令人恶心食品,很难理解欧美人口味,猪血糕其实是很好的小吃,至少很有趣,很有看头,跟那些虫子蝎子之类并列,只能说有时候出名也不是好事。台湾对小吃的热衷超越了这些小吃的主要出处--浙江、广东以及福建,小吃是真的很主流,从早点到夜宵,拿来当正餐也是习以平常,还可以当正餐的就是补品,台湾人什么都补,其实这是中国人惯有的特性,台湾是中国最富有的省份,人均也是最高的,真正与国际接轨,钱多了玩中国人最喜欢的事情也是应该的,积极发展中国补文化很令人艳羡。
台湾近些年很强调本土文化,本土文化中有一块很令人恶心的就“台独”,蛮难理解那样的追求是为了什么。台湾的政治文化是学习美国的,多党制,真的很多政党,我们大陆这边大多只知道有一个国民党,当年的反动派,当然现在不是了,还有可能有些人知道民进党,全名民主进步党,很令人恶心的政党,“台独”的主力,但国民党日渐式微,民进党陈水扁还执政台湾八年,搞得乌烟瘴气,我们这边还得时不时提醒“不排除武力统台”,真的是很麻烦。应该只有极少数人知道新党和亲民党,两个小政党而已,建党时就很小,现在更小了,更小的还有中华统一促进党,甚至有“共产党”,所谓“共产党”跟我们中共以及共产国际(不清楚共产国际还有没有)完全没关系,具体理念与执政路线也完全无从了解。台湾政党分蓝绿两派,简称“蓝天绿地”,以国民党和民进党两党党旗得名,事实上台湾政党对抗也就是这两家,其它所谓的“深蓝”,“浅蓝”,“深绿”和“浅绿”都只是敲边鼓的。去了解台湾的政党文化会觉得蛮有趣,很“娱乐”化,或许中国式的亲民路线走着走着就娱乐化了,当然“台独”很令人恶心,毒瘤。
统一台湾是早晚的事,只会早,不会晚的。到于最终是武力统台还是和平统台,个人认为和平式有个九成五可能性,以现在的发展趋势看。至于现在还不能统一,去了解下台湾现状,也就能知道个七七八八,很多事情不适合台面上讲的。以我们大陆现在的实力,武力统台也不是很难的事,但真那么做,台湾的走向以及连带全中国的走向怕是有很多麻烦,内战所可能造成创伤会超过很多人的想象。还是多与台湾交流,走和平路线,就算真的统一,台湾也是高度自治,跟现状也没太大差别,跟香港模式完全不一样,所以不必急于一时,慢慢来,只是不要太慢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