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味当兵的日子(二)
分享:
时间:2011-03-02 浏览:298 投稿:消防 文作者:消防 蒋银春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消防 蒋银春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但凡当过兵的人都知道,新训生活虽然只有短短3个月,但新兵生活却是每个军人军旅生涯中最值得大书而特书的,是最值得津津乐道的。在那里,大家的行为被规范了,陋习被改掉了,总之也就3个月时间,所有象我一样不管是“吊二郎当”的还是“老老实实的”都会被那严厉的老兵班长们用部队的条令条列“驯服”得中规中矩。只3个月时间,我也象其他人一样从普普通通的大男孩转变成为了一个真正军人了,3个月的新训生活苦中有乐。虽然20年过去了,但是新兵第一天的记忆却深深地烙在了我的生命航程中,它是改变我人生观、价值观的第一堂课,是最值得我纪念的日子。直到现在为止,新兵第一天的事我不需回想一切都历历在目,仿佛一切都就在昨天一样,是那么的清晰,那么的深刻。
    那天是1991年12月7日,早晨7:00正我被一阵急骤的哨声吵醒了,随后便是老兵班长大声的“吆喝”------起床了、起床了、赶快洗漱,十分钟后一楼大厅集合。昨日路途的颠簸再加上昨晚的难以入睡使我此刻依然睡意朦胧,又过了几分钟,老兵班长巡查到我的床边,见我还未起床,班长一把将我的被子掀开并大声吼道:“死啦,新兵蛋子,赶快起床”,说句实话那个时候我气血直往上涌,我蹭的一下就坐了起来,一副“死乞白赖”的样子没好气的回道“吼撒子、吼撒子、好好喊要不得吗?”我边说边起身穿衣服,班长一听我那讲话的语气立即生气了,他叫我立正站好,还严厉的对我讲“你咋个哪,这是部队,部队一切都有严格的纪律约束,一步不对,统统都不对,知道吗?这才叫部队。”他讲完后叫我继续整理被子,临走时还交代赶快去洗漱到楼下集合。说真的在还未当兵之前我是一个比较“狂躁”的人,但那一刻我还是让班长给镇住了,我差点就流泪了。班长走了我匆匆搞完洗漱后也到楼下集合去了。
    我到楼下大厅集合点时,那里已经有许多跟我年龄差不多的“新兵”在那里列队站好了,这时一个军官模样的走到队列前面,用中气十足的口令声音整理好队伍,然后他进行了自我介绍,通过他的自我介绍我知道了他是我们新兵学员四中队的中队长,他名叫陈法庭,是浙江人。在我眼里此人身材虽然并不十分高大但军人气质十足,被刮得干干净净的络腮胡使得他脸颊更具有军人特有气质,他讲话时的语调铿锵有力,更加彰显了他的威严形象,不怒而威。随后他又给我们介绍了中队指导员王章、区队长郭英武、白秀夫、老兵班长马春跃、高建武等等,在我看来他们一个个的气质都与我们有着天壤之别。在介绍完毕后我们被带到食堂吃早餐,部队的早餐我是第一次吃,稀饭、馒头加咸菜,说真的一点都不好吃,那天我只吃了一个馒头半碗稀饭,可是后来的日子随着训练强度的加大,我几乎每天也要吃4到5个馒头还要外加2碗稀饭,在部队吃早餐都是要带“抢”的,要不然就可能会饿肚子,绝不吹牛。
    早餐后我们又被带到了宿舍大厅,十二月的曲靖外面下着雪,大厅内的地面是冰凉冰凉的,我们被老兵班长要求原地坐下30分钟,要知道那是没有凳子的啊,但大家全都敢怒不敢言,还是乖乖地磨磨蹭蹭的坐下来,回想起来当时的感觉是这样,刚坐下时还不怎么样,可是五分钟后就惨啦!那冰凉的地面先将屁股周围的肉变凉,十分钟后好像就有一股冷气从屁股直往肚子里灌,其实我们只坐了15分钟时间,15分钟时老兵班长就叫我们起来做下蹲运动100次,下蹲结束后大家又不感到冷了。后来在于老兵班长的交谈中才知道这是我们学员四中队的“传统”项目,是考验新兵学员的服从性和意志力的,所有的87187部队4中队学员都经历过这一关。
    也就在我们接受考验的同时,中队干部也将我们中队160名新兵编排在4中队的4个区队的16个班,我被分在四区队十三班,每个班十个人,分班结束后全体新兵由各自班长组织在各班分配的宿舍内安排床位。当时班长还给全班开了第一次班务会,记得当时的议程是这样的:班长马春跃先进行自我介绍,然后是要求新兵逐个进行自我介绍,介绍内容包括“姓名、年龄、籍贯、爱好与特长”,值得一提的是那次自我介绍大家的行为都怪怪的,都很拘谨声音也很小,有些人当时的介绍我是根本就没听清楚的,还好在轮到我介绍时,我操着正宗的“川普”,声音也很大,在我介绍结束时班长带头为我鼓掌,那次是我第一次感到激动,心跳的速度也加剧了许多。我们班十个新兵加上班长共十一个人的自我介绍很快就结束了,这时班长又叫大家自由交谈,这时的气氛就较自我介绍时活跃了许多,你是那里的,我是那里的很快大家基本熟悉了。可能是性格原因,我在交谈中也是最活跃的。也是在那天的介绍时,我有幸认识了安徽籍的战友郭瑞,在以后的新训生活中,我和他成了心交心的无话不谈的“铁杆同盟”,我们有福同享,有难同挡,我们一起洗衣服,一起外出购物,一起对付“敌人”我们还一起违纪,一起受罚。新兵在除厕所外的其它任何地点都是不可以抽烟的,我们会在厕所里同吸一支烟,记得有一次我们以上厕所为名到厕所了吸烟,结果被班长逮个正着,班长没收了了我细心收藏的“干粮”,还罚我俩扫了一星期厕所,回想那时的事我还会暗笑一阵。下午,班长带领全班熟悉营区和军人服务社,途中班长将部队的作息时间和训练内容向我们做了介绍。在军人服务社我们购买了牙膏、香皂等日用用品,新兵生活的第一天就这样结束了。
    随着新训的正式展开,无穷无尽苦难和考验也随之而来。
    操场---食堂----宿舍,操场---食堂----宿舍,每日周而复始三点一线的规律,成为了新训生活枯燥乏味的真实写照。由于兵种不同的原因,我们空军地勤新训的重点在于规范大家的行为和习惯,因此我们的新训也比陆军野战部队要轻松很多,即便是这样三个月的训练也让我们叫苦不迭。每日早晨7:00整,起床的军号就会准时吹响,这时整个营区忽然会变得紧张起来,住在一楼的50秒、二楼的70秒、三楼的80秒、四楼的90秒内必须到达楼下集合,按规定不管你在几楼,只要号声一响在时间规定范围内还未到达集合点的将会加罚1 公里。部队的早操是快速提高新兵体能最有效的途径,在新训的三个月里,我们每天早操都是要在15分钟内完成三公里,风吹不了,雷打不掉。那时我们做了计算,三个月光早操我们就跑了270公里(还不包括被罚的),高强度的训练效果也是立竿见影的,很快我们这群新兵蛋子体能就脱胎换骨了。早操只是新训组成的一部分,对我们来讲早操只是“正餐”前的一道“小吃”。军姿、齐步、正步、跑步这四道大菜才是我们的主食。一开始我们还以为这只是小儿科,没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走路嘛!随着训练的推进,我们才知道它的“王法”真的不简单。
    三大步伐的训练每天在偌大的营区训练场上进行着。所有的新兵都从“站军姿”开始,顾名思义“站军姿”就是军人站立的姿态,我们未经训练过的新兵一开始站军姿时老是站不正,左歪右斜的,说真的那是怎么看怎么不顺眼。收腹、抬头、挺胸、两腿夹紧、两眼目视正前方,在老板班长耐心的讲解和不厌其烦的演示下,我们慢慢有些像样了。站如松是“站军姿”的最高境界。“站军姿”最难的不是会不会站,而是站立的姿态和站立的时间,刚开始的时候班长要求我们站30分钟,慢慢的我们站军姿的时间就加到2个小时,要知道2个小时纹丝不动的站立,曲靖寒冷的天气,训练场上肆虐寒风,一动也不能动2个小时的折磨会让你四肢僵硬,眼睫毛结霜,个中滋味也只有当过兵的人才知道。也正是这样的训练,才铸就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钢铁般的意志。在我们这些“新兵蛋子”都能完全吃下站军姿这道菜后,三大步伐的训练也就随之展开。走路、跑步对于肢体健全的人来讲算不了什么,但是部队的要求又与地方完全不同,中国人民解放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形象大都源自于部队整齐划一队列展示。三大步伐均以齐步为基础,我的班长为我们分解演示齐步的动作要领,摆臂高度、行进频率,还细心的将齐步的分解动作一步一动,一步二动详细的为我们讲述。齐步的训练是最枯燥,有时一个动作姿势一摆就是几分钟甚至十几分钟,就在这样枯燥训练下我们的横行竖列一初见成效。接下来进入了正步训练阶段,正步较齐步来讲还要难许多,训练的时间也较齐步多了一个星期,还是同样的一步一动,一步二动单调的分解重复。经过训练我们感觉我们也能走出像国旗护卫队那样掷地有声,威风八面了的正步了。跑步在三大步伐中即是最简单的也是最难的,它的简单在于起步时容易统一,难在于队列在跑步行进时步调会因个人频率而凌乱,排面也不容易保持整齐,且在最后立定时不易保持队形。还是应了那句老话“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部队每天足足的八小时训练让我们的三大步伐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日臻完美。在最后团里组织的会操中,我们中队从全团32个中队中脱颖而出力拔头筹,获得第一的好成绩,为此我们中队长还专门交代炊事班当日加了二个菜,以示庆贺。
    枪是战士的第二生命。然而对于我们空军地勤部队来讲,前线冲锋陷阵不是我们的职责,我们是最“可怜”的军人,在新训快结束时我们才第一次与枪见面。三天的瞄靶训练,8发子弹的实弹射击成为了我军旅生涯与枪的绝唱。同样,我们部队的紧急集合也让我感到遗憾,我们每次的紧急集合都被安排在早晨快起床或者刚熄灯半小时左右,虽然紧张但完全没有陆军野战部队一夜十几次不定时那么刺激、那么爽。还好,后来的几次五公里全副武装越野还是弥补了我,虽然累,但值得。
    三个月的新训很快结束了,我们又进入了五个月理论学习阶段,我们在五个月的理论学习中集中学习了歼击------六型战斗机的维护保养,我的理论学习同样优秀。团里在我们毕业时组织了表彰大会,我个人也因表现突出被评为十佳标兵,我又一次戴上了大红花,并照相挂在了训练团的光荣榜上,这是我军旅生涯的第一份荣耀。为此我激动了好久好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