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边的古道
分享:
时间:2011-01-30 浏览:303 投稿:硝铵 文作者:硝铵 周茹骏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硝铵 周茹骏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安边,一座靠近水富的没落古镇,记得还在上世纪80年代初,这里依然是人们赶场交易的重要地点,喧哗的街道,熙攘的人群,会让人感到它的商业比水富热闹多了,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一条条铺着石板的弯曲的路面,不知道是谁设计的,也不知道有多少人从它上面走过,童年的我只感觉走在上面比走在水泥路面上更多了一种质朴乡土感。


    在90年代的一个秋天,我又一次来到了安边,古道上,只觉的秋风瑟瑟,落叶遍地,一片苍凉颓然之感。这里的路依然是以前的路,房屋还是那一座座矮瓦房,在这里,时间仿佛凝固了,在年少轻狂的我看来,这里是一座停滞落后,且不适合人居住的地方。从那以后,我求学在外,加之交通不便,也没有机会再来光顾安边的古道,也许是缘份,15年后的今天,一次偶然的求医机会,我再次踏上了安边的古道,这时的我早已看腻了摩天的高楼,厌倦了都市的繁华,走在这古道上,我的心情顿然豁然开朗,眼前的这一切,还是那么熟悉,没有时过境迁的感慨,却多了一种似曾相识的喜悦,当岁月的车轮磨砾掉我们心中的梦想,一切都似乎回到了原点,人去楼空的凄凉更多的是一种“返璞归真”的回归,在这里我可以不受时间的约束,尽情的去品味那早已逝去的回忆,体会那“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叹。   

   

    作为一座有着悠久的历史的古老集镇,一直以来都是中原入滇必经的重要渡口,其长期的商贸繁华景象可想而知。今日当我走在这条弯曲简朴的古道上,看着脚下那被磨砾的石块旁凹陷出的一道道深沟,那正是无数岁月压出来的脚痕,我顺着这些脚痕绵延向前,走到一座残破的石门前,哦,这不是那座进镇的石门吗!绵绵古道,悠悠情思,古往今来,多少勤劳善良的人在这里生息劳作,又有多少走卒商贩往返于川滇两省,建功立业,造福一方。突然,我心中念起了中学时学过的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诗句:“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诗中韵味触发了我思古的幽情,我仿佛看见古时那些渴求功名的贫寒子弟正在这座偏远的小镇上专心苦读,我仿佛看见寻常百姓正挑打抬驮、为各方商旅带来方便,我仿佛看见当月夜风高时,传送公文的征骑从这古道上疾驰而过,我又仿佛看见一位风情的女子正在这古道上闲亭踱步。     

  

    走完了这条古道,我来到了渡船旁,回望安边古镇,心里有说不出的感觉。涛涛的金江依旧奔腾流淌,它似乎在诉说着这座古镇的曾经的美丽,岁月无情,世事沧桑,虽然今时的它早褪去了昔日美丽外衣,但它依旧保持着纯洁和质朴,如今,随着向家坝电站的施工,周边也在不断开发,古镇占尽地理优势,未来定有不可估量的发展潜力,我相信,这座古镇终究会迎来“凤凰涅磐,浴火重生”的那一天,只是不知道这里的乡亲们可曾做好了准备?愿安边古镇能够一步一步走好,再创昔日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