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质量意识培养的一点认识
分享:
时间:2010-11-18 浏览:307 投稿:CPIC 文作者:CPIC 叶艺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CPIC 叶艺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众所周知,产品质量是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就是员工的质量意识。人的意识决定行为,人的行为决定工作质量,也就决定了产品质量。员工的知识层次、认识深度、日常习惯等参差不齐,质量意识也相差甚远。因此,要提高员工质量意识就是要加深他们的认识深度,改变他们的不良习惯。从而达到每位员工都能为创造优质产品而齐心协力,步调一致。个人认为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我们的员工质量意识会大大加强:
   
     1、对质量的认知。
    就是对产品质量属性的认识和了解。任何事物都有质量属性,这种属性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把握。例如公司的合股纱产品,首先认识的是它的外观、颜色、形状,然后才可能认知它的Tex、LOI、卷径、体积密度、强度等等。这也就是所谓产品的质量属性。所以对员工来说,对他们认知产品质量特性、认知质量的重要性,只有通过质量教育培训达到目的。
 
    2、对质量的态度。
    这也是质量意识中最关键的。员工仅仅有质量认知往往并不一定就能形成较高的质量意志,也不一定就能产生对质量的情感。制约产品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往往不是技术,而是落后的质量观念和对待质量的态度。一家著名美国企业的总裁曾经到一家著名日本企业参观学习时表示:我们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在于30%的技术加70%的态度。没想到日本企业的老板则说:我们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在于10%的技术加90%的态度。类似的例子经常在我们身边发生,例如:我们有很多企业凡是在给国外客户或者重点客户生产产品时,所有的生产过程都精益求精,质量稳定,大家都在努力杜绝质量问题的出现;而对待国内客户产品就不一样了,质量控制没有那么严格,小的质量问题不少,大的质量问题也经常会出现,大家整体的感觉就比较松弛。这就是一种对待质量的态度问题。
 
    3、员工的质量意识不强,责任不完全在于员工自己,关键在于我们的质量培训和教育。质量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员工质量意识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我觉得要提高员工的学习积极性,增强质量意识,首先应当对员工进行学习的目的性教育。在质量教育中,要使员工充分认识到学习对提高产品质量,对提高自己的质量意识和质量能力的意义,使他们感到学习内容与他们的工作密切相关,很有价值,他们的学习动机就会强烈起来。其次,要注意质量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激发员工的学习兴趣,使员工通过学习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再次,还应当适当地采取奖惩、竞赛、考试等方式,激发员工的学习动机。这样我们质量教育的目的达到了,员工的质量意识增强了,控制质量的能力提高了,我们的产品质量自然就有了保证。
 
    提高质量意识,就要提高每个人的意识,特别是一线实际操作的人员,而不单一性的认为“质量”就是质管部门的责任。在每个生产计划下来以后,对该产品工艺,质量标准下达给每一位员工,并说明这样做的目的及反之的危害,同时与员工沟通让其知道现有市场的情况及同产品所存在的诸多问题,让他们脑海中始终绷着一根弦。真正从心理上接受质量与效率不是排斥的,而是相辅相成的。 尤其是要让每一道流水线的检验及重岗人员,把制定的标准贯穿并象烙印一样刻在脑海中,让他们真正明白为什么这样做?不这样做会怎样?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结合现场对他们进行不间断的关于质量方面的学习,多听听他们的意见与看法,让他们融入其中,当产品质量出现问题,第一时间反馈,并一起找出解决的办法,把他们的责任心与积极性充分发挥调动起来。
 
    4、质量是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测出来的,全员参与是切实抓好质量的前提。
    质量管理人员应将不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作为一项重点工作长期不懈地抓好,使员工能自觉遵守质量管理制度,主动规避质量风险。对产品质量事故应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并将事故产生原因、处理结果、解决措施向全体员工进行通报,以此来激励员工的质量意识。
 
    5、规范作用
    质量意识是企业成员的共同信条,也是共同的利益所在。因此,应通过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对企业每个部门、每一位员工的行为进行制约和规范,并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侵入,保证企业健康发展。世界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曾断言:二十世纪是一个生产的世纪,二十一世纪是一个质量的世纪,天高工程材料公司将在质量的波涛中经受考验,人们将在质量的大堤下生活。今天的质量是面向预防和过程控制,质量的全部职责已由质量专业人员转移到机构中的每一个人。目前公司利润和规模化的发展都给质量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但出现质量事故不但会给客户、公司造成巨大的有形损失,同时对公司品牌和口碑的恶劣影响更是难以消除。所以加强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是保证稳定的产品质量,规避质量风险的必要途径,企业员工高度的质量意识是标准化质量管理得以有效施行的基础。
 
     6、激励作用
    激励,是指员工在企业质量经营活动中,在企业设计、制造、控制产品质量以及提供优质服务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什么出现质量问题时,我们总要强调员工的质量意识问题呢?这是因为如果员工对产品质量的重要性(特别是与自己利益相关的)有深刻的认识,对质量工作抱有肯定态度,就会乐意参加质量管理,重视工作质量;相反,质量意识淡薄,态度不端正,就会反感质量管理活动,忽视工作质量,工作中容易出现差错。这时我们就要适当地采取奖惩、竞赛、考试等动机诱因,激发员工的学习动机。从而达到加强员工的激励作用。
 
    由于提高质量意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一种方式方法就能解决的,需要长期努力,逐步提升的过程。我们只有持续不断地在工作中运用合理的方法,开展形式多样宣传和培训,以期达到每个员工都有很好的质量意识,制造出更多更好的优良产品,让用户信赖我们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