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四届青年文化艺术节
分享:
时间:2010-10-22 浏览:310 投稿:供热 文作者:供热 夏骏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供热 夏骏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持续长达半个多月的云天化第四届青年文化艺术节缓缓的落下了帷幕,而我的表演也至此画上了句号,个中滋味,酸甜苦辣,本不足与外人道,但又想让蹉跎的岁月,将这等记忆痕迹洗刷干净,便草草起笔做个简单的记录吧。
 
    今年的青年文化艺术节与往届有些不同,除了棋牌、唱歌、跳舞这些传统节目以外更创新的加入了摄影和企业文化表演等让人耳目一新的项目,让人多了一丝期待。若是在以往,这样的活动我是极排斥的,费力又不讨好,而且还挺麻烦,现在我想通了,多参加这样的活动一来可以锻炼自己,挖掘自身的潜力,二来可以展现自己,结交朋友,何乐而不为呢?这样才是积极的人生!仔细的端详着艺术节的各个比赛项目,我猜想,如果不是我对跳舞对于摄影也只是一个门外汉的话,我还真是要成为大包大揽的“十项全能选手”了。
 
    首先拉开战幕的是棋牌比赛,这是门槛最低,趣味性最强,也是气氛最为活跃的一项比赛,所有的参赛选手都兴致勃勃而来,喜笑颜开而去。我和一个同事临时性的组成了搭档参加了其中的双扣比赛,不知道是因为人品爆发还是其他什么“超自然”的原因,我和同事一路过关斩将,顺风顺水的从所在小组中出线,闯进了四强,真是顺利得有点儿诡异,我甚至有点自恋的开始憧憬夺得第一时的场景了。在半决赛的时候,杀出了一只拦路虎,异常的凶猛,三下五除二就把我们KO了,最终我和我的同事只获得了第三。虽然心里有些许不甘,但我还是告诉我自己:成绩的如何是无足轻重的,重要的是我们在比赛的过程中获得了乐趣。
 
    棋牌比赛这边刚刚结束,歌唱比赛那方就已经紧锣密鼓的开场了。这次歌唱比赛得到了广大员工的热烈响应,参赛人数也创下了历年之最,不得不分成预赛和决赛两阶段进行。在预赛开始之前,我还告诉自己:能不能进入决赛不要紧,重在参与嘛。但是当我站在舞台上,腿还是如临大敌一般的止不住的哆嗦,不过还好,我唱得还算比较正常,顺利的进入了下一个阶段。走到这一步对我来说已经算是完成任务了,本该在随后的决赛上轻装上阵,超水平发挥。可事与愿违,我还是出状况了,先在早上的彩排把自认为烂熟于胸的歌词给忘了,后在正式登台的时候没有把开场白和歌曲的节奏把握好,直接没有踩上点儿,后来在节奏上也总是慢了半拍的,最后我带着优秀奖的红本本欠欠的结束了这次歌唱比赛。看来,放松的,淡泊成绩的心态是不够的,还必须拿出力争第一的精气神才行啊。
 
    有很多的朋友和同事都在为我没有取得更好的成绩而感到惋惜,我笑着对他们说(其实也是在安慰自己):只要能展现了自己,咱的目的就达到了,成绩什么的就统统不管了,就怕没整好,不仅丢了自己的人,还给车间跌份。这次参加企业文化表演就印证了这一句话,供热车间的企业文化表演是我一手策划,自编自导自演的一个情景剧,本来寄希望于借此露一把脸,也为车间争得一些荣誉的,可结果呢?因为过于强调符合畅想云天化未来的主题,而写出了一些不适合表演的东东,而在情景的设计、背景的布置以及音乐的安排上也显得是那么的粗糙和幼稚,和其他搞得好的单位比起来还真是不堪入目,天上地下了,和后面企业文化表演决赛上的各只参赛队更是没法儿比。当我们从企业文化比赛后的舞台上走下来后,只是大概的听了一下自己的分数就匆匆离开了,反正垫底是八九不离十了,。咱们企业文化的“处子秀”虽然失败了,但经验教训却是深刻而实在的:一个好的表演,一个好的作品是不能依靠某一个人一柱擎天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大家集思广益,形成强大的群体智慧方能成事,当然,认真对待的态度也必不可少。
 
    青年文化艺术节结束了,它的成功举办对于广大员工来说不啻为业余生活的一抹亮色,更是一场青春飞扬,激情四射的文化盛宴,而对于我来说则更多了一层含义,那就是在准备企业文化表演以及观摩其他单位企业文化表演的过程中对咱们公司的企业文化有了一个更为全面和感性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