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从南来,桃树花开,晨光中映着青春风采;快乐的起点,幸福的港湾,悻悻学子成长的摇篮!风从南来,遍地花开,展望未来,征途上我们激情满怀!一路风雨,一路前行,励志笃学,我们用挚爱点燃未来!乌峰云腾起,赤水响天籁,百年书声传送大爱!永远的一中,亲爱的母校。”
听着铿锵有力的校歌,作为一名曾经我以母校为荣的莘莘学子,虽然今天我还不能自豪地说母校以我为荣,但是那种从内心喷薄而出的骄傲,足以让血液为之沸腾,足以让心神为之一震。一百年,只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间,可是,对于一中,却走过了沧海桑田,岁月雕刻了她的芳华,时间沉淀了她的精彩。每一个在一中任过教的老师,每一个在一中求过学的孩子,无论是身在美国,还是台湾、香港,或者是内陆,此时此刻,心都凝聚到了一起,发出同一种呐喊:“祝母校百年华诞平安”,这种声音,积聚了整整一百年,这种感情,伴随了我们这些人一生,今天,我们终于可以以最有力的最高昂的音调喊出来,每个人,都不再是自己,而只是一中一分子,无论是明星,还是普通的工人,这刻,我们的角色只是一中校友,这一刻,认识不认识的,因为“一中”这个名字,我们成了最亲密的人,随着大屏幕上的倒计时,心跳到了同一个节奏,呼吸调到了同一个频率。
是啊,一百年太久,只争朝夕。此时此刻,任何工作的烦恼,家庭的辛酸,感情的困惑,到了这里,都显得太渺小了。一百年,我们等得太久太久了,我们盼这一天太长太长了。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不远万里,我们回来了,千里迢迢,我们团聚了。虽然不能把酒言欢,但是我们可以看着老师们的表演,学长们的献艺,学弟学妹们的演出,品味着这百年书声,陶醉在母校的百年变迁中,回味历史,展望未来,让心灵得到再一次洗礼。
一九一零年,历史不会忘记这一年,我们一中所有学子不会忘记这一年。在这一年,镇雄一中的前身正式成立了,从此,注定我们这些后来人要与这个学校结下不解之缘。
一九四四年,中国远征军的军史上应该为这一年记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功记本上应该为一中大书特书一回。这一年,镇雄一中的学子们为了祖国的利益,为了世界的和平,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在祖国最危难的时候,在和平最遥远的时候,投笔从戎,为了这世界最后的和平,为了那人民最后的安宁,抛头颅洒热血。
一九九五年,每一个一中学子都会因为这一年一中的校庆欢欣鼓舞,每一个一中校友都会因为这一年在一中重逢刻骨铭心。这一年,镇雄一中举行了她的第一次校庆--八十五周年校庆。就是在这一年,我们第一次感受到了来自一中的那种桃李满天下的情怀,第一次感受到了天涯学子凝聚起来的同一声呐喊。
二零一零年,此时此刻,我的内心还在为之沸腾。因为在这一年,就是在昨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这种因为同一个地方,同一个名字而凝聚的力量,而积聚的热情。无论是挥舞银光棒的学弟学妹,还是笑容依旧的老师,或者是功成名就的校友,每一个人,都在尽情享受欢聚的时光人都,每一个人都在醉情领略母校的荣光。成功的喜悦,丰收的幸福,此时此刻,只有辛勤耕耘的老师才能体会到,感恩的心,不忘的情只有莘莘学子才会感受到。母校,请您记住,下一次校庆,我们还要回来,我们还要如约再见,就让我们唱起这首《难忘今宵》,期待再一次的重逢。
一九一零年到二零一零年之间的每一年,每一个在镇雄一中接受过教育的学子,每一个在镇雄一中教过学的老师,都不会忘记。在这一百的时间里,在这一百年的第一天里,每一个老师为了桃李满天下,有的放弃了高官厚禄的机会,有的耽误了病情而双眼失明;每一个学子为了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豪言壮语,在一中的校园里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这一百年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桃李芬芳的时间,都是师恩似海的充盈。
二零一零年到未来的无限年里,每一个镇雄一中的学子,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会记得,镇雄一中这个足以载入镇雄史册,昭通史册,云南史册甚至是中国史册的的名字,因为这个名字,她衍生出来的学子们,在镇雄,在昭通,在云南,在中国,甚至在世界,无论是在平凡的岗位,还是在重要的部门,每一个人都在为都将为这个地方,这个地区,这个国家的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母校,我们会为这一句话感动永远,更会为母校的一百年感动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