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生活了近四十年,对元谋土林早有耳闻,却一直没能亲眼目睹;第一次知道“元谋”这个地名的时候,是来自于“元谋人遗址”,那时候只知道,遥远的云南元谋是人类祖先的诞生地。当知青那会,每次探亲回家,成昆线是必经之路,而元谋又是从云南到成都的必经之路,每次路过元谋都是夜半,对元谋的感受除了打开车门那一阵热浪之外,其他并无过多的印象,知道元谋有一个土林,还是在近年,随着赋闲之后,想看土林的愿望越来越强,却终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未能前往,真有点“近在咫尺却不能相望之感”。
有人说:世界上最伟大的文明都与“流域文明”有关,恒河造成了古老的印度文明;不朽的埃及文明就是尼罗河文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成就了古巴比伦文明;长江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元谋得到长江的润泽,她没有选择形成某个王朝的繁华,而是选择了史前文明的堆积。
确实如此,当你走进元谋土林的时候,你就会被这以粘土、沙砾、碎石堆积的史前文明深深震撼,而这以沙砾、泥土、碎石堆积起来的奇观恰又是水土流失后形成的、大自然赋予的天然的美丽与魅力。
这是自然造化、诡异迷离的地质地貌。扑朔迷离的沙海蜃楼,古老而肃穆的古罗马教堂,神乎玄乎的天方夜谭般的埃及古城堡,幽静温馨的情人谷,宽阔幽深的残阳幽谷,神秘而典雅的仙女台,庞大的东海龙王宫,还有天眼、地洞……更有那多情的望夫归来女,高耸山峰、大有刺破青天的一把把利剑,威严的雄狮,勇猛的老虎,憨态可掬的熊猫,高大魁伟的从远古走来的元谋壮士……这些不同造型的土林雕象,伫立旷野,栩栩如生,形态逼真,精致细腻,极具神韵,鬼斧神工,让人身临其境,接受了一次感官和心灵的震撼以及艺术洗礼。这是一切形成一个原始二神秘、粗犷二荒蛮的西部风韵,构筑成元谋土林这座令人神往的艺术殿堂,使元谋土林与路南石林、陆良彩色沙林并称为云南天造三大奇林。据史料记载,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到过这里的班果土林,他在日记中写到,“涉枯涧乃蹑坡上。其坡突石,皆金沙烨烨,如云母堆叠,而黄映有光”,“时日色渐开,蹑坡上,如身在祥云金粟中”。徐霞客的日记足以证明了土林悠久的历史和艺术魅力。
元谋县土林很多,他们各具特色,但保存面积最大、形态最丰富的当属虎跳滩土林、班果土林和新华土林。
虎跳滩土林距县城30公里,位于蜻蛉河一侧,在这里既可欣赏亚热带水乡风光,又可体味大漠的荒凉,观赏千姿百态的泥土塑像。虎跳滩土林的土林群分布广,面积大,土柱的色彩多为金黄色,还有一部分呈现淡灰色或粉红色。
新华土林群则以它的山光水色、色泽丰富、变幻莫测区别于虎跳滩土林群。这里也有雄奇壮观的土柱,但是色彩更加绚丽,这里也有变幻的雕塑,但更以多姿而著称,这里的青山碧水、盛开的野花,使土林更多了一层妩媚与含蓄,这里层层叠叠的泥土所呈现出红、绿、紫、白、灰等丰富的色彩,使得这里的一切显得更加绚丽,而这些绚丽的色彩在不同的光影条件下都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或热烈,或奇幻,或金碧辉煌,幻化美丽,璀璨夺目,真可谓“浓妆淡抹总相宜”。
元谋土林将原始、荒凉、粗犷,沙沟、荒山、幽谷构成一个蛮荒的远古世界,形成别具一格的自然风光,给人一种原始的美,粗犷的美,苍凉的美,荒蛮的美,大气的美,豪放的美。
元谋土林又因白沙黄土,植被稀疏,水源奇缺,气候燥热的独特环境,是有别于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的另一种形式的自然风光美。
元谋土林还因特殊的地貌置身其中,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气候和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韵味,属于“全天候”风景观赏区。
元谋土林更因土柱稳定性差,易于流失,一部分土柱今年似鸡,明年似狗,三年五年干脆消失得无影无踪,留下一堆白沙黄土,让人们追忆逝去的昨天。品味着变幻,寻找着消亡,盼望着新生,把自己融入到无生命的土柱之中,形成水土流失出的特殊的美丽和魅力。
元谋属于亚热带气候,尽管已是秋天,可是在土柱间来回穿梭,仍然是大汗淋漓,气喘嘘嘘。在一块巨大的土柱的阴影下席地而坐,放眼望去,蓝天白云下的土林在阳光的闪烁中,更是扑朔迷离,变幻多端。很想用些赞美词来好好的赞美一番眼前的美景,可是一阵搜肠刮肚之后,竟找不出一句合适的形容词来赞誉。
再聪明的人,在这种美景之下,也会出现脑子一片空白的现象吧?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