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一个宁静的夜晚,我哭了,这来得不经意的眼泪不时的触动我的每根神经,普发兴,一个多么普通的名字,一个多么普通的村支部书记,用20年的时间书写了一段关于下庄村的传奇,请相信,这不是一个故事,因为他实实在在的树立了党员的先进性,也或许这就是一个故事,因为他让我们永远去传诵和感召所有的党员。
普发兴,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人,1936年生,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1987年到2007年连续20年担任下庄村党支部书记,荣获全国劳动模范,被中共云南省追授云南省优秀村党支部书记及云岭先锋奖章,这所有的荣誉都不在成为一种生命的寄托,而是对他的一种追随,我们常用平凡来形容这样一个村官,我们也常用不平凡来形容他的一生,但我想,这不足以诠释一个共产党员的人生,就如同普发兴说的那样,作为党员,他应该具有这样的先进性,他应该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应该带头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是啊,对于普发兴来说,什么都是应该,因为他深深的体会到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哪里,他也清楚的认识到,只有将这种党性的觉悟提高才能带动党这个集体,不计较个人得失,却换来了群众的爱戴与拥护。
当然,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有回报,也不是所有的认知能得到包容,但是普发兴却靠着一双坚韧的腿走出了一条别人无法想象的治村之路,这算得上是成就,也算得上是为人民服务,他把三个代表的思想不带丝毫的夸张写进了历史的教科书。做事情,谁都会,可是做一件好事并不是那么容易,特别是当扣上官这个光辉的帽子时,不清醒的人就容易迷失自己,普发兴没有,他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不干拉倒,干就干好,倒出了党员干部的千姿百态,倒出了生命追逐的高尚价值。
敢问路在何方,普发兴的路在思想上,从上任的三把火到致富奔小康,曲曲折折千百回,让人愁让人忧,苦水不是倒出来的,是人们用味觉感觉出来的,可普发兴把一切都当成是甜的滋味去奉献人生价值,这不是一种简单的情操,这需要卓越的磨砺和党性的高度认识,不让自己儿子到村里谋生计,要罚先从自己女儿开刀,大家说虎毒也不食子,可他不是虎,他就是一名共产党员,一名能够把广大群众利益看得比自己儿女更重要的村官,与其说他是官,不如说他是一棵挺拔的树,只为别人动摇却不为自己动摇。
一个村官当了20年,毅力不是俨然的那么简单,他所赋予党的价值也不是那么平凡,如何能得到群众如此的认可,只有电影的每个片段能够展现,他不是神,没有一挥即失的能耐,他只是一个村官,有的只是一片真诚去感召那些群众干部,敢于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法,敢于将思想上的觉悟付诸于实际行动,记得他这样说过,群众在我们心中的分量有多重,我们在群众的心目中的分量就有多重,是啊,一句简单的话语夹杂着党与群众的血脉关系,任重而道远,放在普发兴身上一点不为过,他担负起了下庄村的重担,也用20年的时间走完了人生最美好的道路,可惜的是他不能永远陪伴于人世,可叹的是他的精神却时刻敲击着我们的心灵,作为一名党员,我们要时刻的深化对党性的认识,不断的吸取崇高的党员先进性思想,将理论应用到工作和生活当中,体现舍己为人不求利、忘我不思他人还的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