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员工军训感悟:水泥地上 我们曾迎着烈日走过
分享:
时间:2010-08-19 浏览:300 投稿:CPIC 文作者:CPIC新员工 杨镇宇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CPIC新员工 杨镇宇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站在军训结业的门槛,回头看看走过的七八天,一切竟是那么的亲切。曾经,在食堂门口,饥肠辘辘的比拼《团结就是力量》,只为能早一点进食堂打饭;曾经,在当日的训练结束后,向野兽狂奔一样冲向澡堂,动作不快的话,一会儿就没位置了;曾经,在厕所外苦苦等待,只为了能早一点心潮澎湃;曾经,在40多度的烈日下步伐矫健、整齐的1-2-1大步前进;曾经,把酒言欢,在晚会上闪动青春舞步……
 
     太多的曾经,构成了我的军训生活。
                                                             --题记
 
 
     一幢小楼,一个操场,一个主席台,一个澡堂,一个带有垄断性质的小卖部,这就是军训基地的全部设施。小楼就是我们的营房,男生住一楼,女生住二楼。进入宿舍的时候我曾一度伤心难过,暗自悲痛于宿舍的枕头、被子等有强烈的不明气体,原本我还在怀疑我是否能忍受这味儿。每天军训一结束,只要一倒床,不出三分钟,我便能在不明气体的交杂中与周公约会,而且,任其他五位室友鼾声四起,我依然岿然入梦!
 
    开班典礼是在礼堂中进行的,一层蓝白色交替的塑料薄膜屋顶在重庆火辣太阳炙烤下,让我在里面有种在“5.12地震”中住板房的感觉。
 
    尽管在到达军训基地之前,我已经从公司的前辈那里得知了很多军训的事情,并且已经做好了被太阳晒黑,到非洲去做白马王子的准备。但是到了真正开始训练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自己思想准备远还不够,在高达40多度的太阳下站军姿,反复打军体拳…等到饥肠辘辘该吃饭的时候又要站在食堂门口唱《团结就是力量》,哪个连队唱的声音最响亮,先进入食堂。
 
    我所在的连队女生居多,本以为女生会注意形象,保持淑女风范,没想到,她们却一反常态,各个牛气冲天,声音震耳欲聋,大有花木兰代父从军的霸气!就餐的时候8个人一桌,早上菜谱是鸡蛋、馒头,要申明一点,馒头可以敲碎鸡蛋的壳。中午、下午的菜谱基本是围绕着南瓜、冬瓜、黄瓜、苦瓜进行的,中午还有西瓜……我注意了一下,这帮在大学校园里绅士淑女的家伙一个二个都在此时露出了本相,无论男女,不顾吃相,个个狼吞虎咽。
 
    军训每个人只有一套军训服,从第一天到最后一天的军训中,每天都必须穿上,我的军训服第一天就结上了厚厚一层汗碱。重庆八月的太阳太热情了,在它的照顾下,我们一个二个面目全非,保守点的成了印度阿三,一步到位的就成了非洲难民。
 
    军训是一个磨练自身的舞台,不要试图去理论什么,遵守和服从是我们的天职,一天过后,我逐渐适应了这种生活:在烈日下刻苦训练,任汗水浸透全身,休息的时候,我们寝室的6位舍友集体整理内务,把被子从馒头形状“折腾”成了传说中的“豆腐块”,在连队的内务评优,我们寝室115也一直榜上有名。
 
    在7、8天的军训后,我惊奇的发现,军训之前发的训练鞋底左右两边均已发裂,右脚由于磨损得特别严重,竟然把脚后跟处磨平了。军训让我学到很多东西,对我们的体质也是一种挑战,好在自己做到了坚持。通过连队的训练,让我们连队的心紧紧的拽在了一起。
 
    现在回想起来,甜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