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之行(十一)——藏北草原
分享:
时间:2010-08-04 浏览:310 投稿:党委 文作者:退办:小月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退办:小月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曾经多少次想象着大草原上那“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丽风光,想象着“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苍茫景象;想象着草原上美丽的月光,想象着牧羊女甜美的歌声、藏汉的彪悍,想象着蓝天下的黑色的帐篷、洁白的羊群,想象天边那连绵不断的雪山、青青的草、亮亮的水……一切的一切,因了从来不曾谋面而想象着,一切的一切,因了不曾目睹,而想象着,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想象越来越明了,越来越迫切。尽管对草原的美丽早已在想象中,可是,当真正走近她的时候,我还是不由自主地被她的美丽惊呆,感叹大自然是如此的美妙,造物主是如此的神奇。
 
    沿着109国道,我们驶进了藏北草原。
 
    藏北草原,指的是那曲草原,如果说在此之前,无论什麽草原离我都很遥远,都只能在想象中想象着草原的各种模样,可现在,我是真正的近距离的欣赏草原的美丽了。
 
    我这个人其他的运气不是很好,但是出门的运气向来都不错,这不,自从第一天到西藏以来,整个行程之中,天气一直非常的晴朗。今天的天空照样如此,晴朗的让人兴奋,让人情不自禁的想笑、想唱、想跳,晴朗的让人浑身的细胞都活了起来。西藏的天气很奇怪,越是晴朗的时候,云彩越多,天空蓝的透明,蓝的深邃,湛蓝的天空中那变幻莫测的硕大的云朵,构成了西藏莫测的神秘天际。
 
    因为还没有完全到夏季,加上4500米的海拔,草原上的草才刚刚露出一点点绿色的草尖,而绿色的草尖中夹杂着的是往年残留下的土黄色的草,可就是这绿黄相间,倒使得草原的色彩更加丰富,多了些许层次;草原很大,大的一望无际;草原很宽,宽的只能用辽阔来形容;草原上散落的帐篷,似一朵朵巨大的蘑菇,而那些悠闲低首啃食草的牦牛、羊群们,星星点点,让我想起了那句“牛羊似珍珠撒……”的歌词。我不得不赞叹艺术家们丰富的想象力,但是,这丰富的想象力如果没有深厚、扎实的生活体验,又怎么能写出像“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样的千古绝唱的佳句,又怎么能写出“牛羊似珍珠撒”这样的无比优美的歌词?
 
    远处的雪山在飞驶的车窗外时隐时现,显得羞羞答答。在这辽阔的草原上,在这高大的雪山前,人,显得多么的渺小,渺小的随时可以羽化;面对这辽阔的大草原,你会忘记所有的烦忧,忘记人世间的一切,犹如恍如隔世一般,即便是“世外桃源”,又怎么能与辽阔的草原相比?在这里,什么都不会想起,有的只是来自心底的豪情,这豪情可以唤醒人性深处的麻木。
 
    这里的藏民属游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游牧的藏民是藏族中最富有的,不过虽然富有,但与其他地方的藏民不同,这里的藏民有着朴实的民风,憨厚的性格,彪悍的外表,他们崇尚的三件宝是:好马、快枪、烈酒,从他们崇尚的这三件宝足以证明这里朴实的民风民俗和彪悍而豪爽的性格。这让我想起腾格尔演唱的《蒙古人》,那真情的演唱,那可以唱颤人心灵的歌声正是对着游牧民族生活状态的最好表达。
 
    当然,现在这里的藏民早已告别了游牧生活而定居于辽阔草原,但是,曾经有着马背生涯如今仍然生活在辽阔草原上的民族,对于草原肯定有着某种特殊的我们所感受不到的内在情怀和外表的豪情,这种内在的情怀于豪情与其我们这些生活在现在的水泥和玻璃墙体中的都市人相比,远比要真实、生动的多。人生活的环境不同,对草原的理解、体会、情感、感受当然也不同,感受的不同带来的将是不同的境界和感情,这里的藏民,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草原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可靠,而我们,只是从欣赏的角度去看待这里的一切。
 
    我不敢说我来西藏、来到草原是寻找某种感觉,但是西藏到处都有激发你感觉的地方!那山,那云,那片走也走不完的草原,还有那草原上的牦牛、羊群、帐篷,都足以让你寻找到,不,就是感觉到生活是如此的美好,大自然是如此的美好!
    是的,大自然是如此的美好,草原是如此的美好,色彩是如此的美好;那绿色是草原,蓝色是天空,白色是云朵。在广阔的那曲草原行驶,就是在接受美好的欢迎,接受着色彩的冲洗。当你进入那曲县城境内时,这种对于色彩的感觉更加强烈起来,对大自然的美好感受也更加强烈起来。
 
    直到离开那曲草原,离开这种大自然的美丽,和大自然的美丽色彩,可心,还留在那里,久久地,久久地,难以走出那片美丽,难以走出藏北草原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