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之行(四)——通麦天险、然乌湖
分享:
时间:2010-07-08 浏览:305 投稿:党委 文作者:退办:小月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退办:小月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顺着318国道下的米拉山口,经过鲁朗林海,汽车行驶在通麦天险路上。

 

    这是我们进藏以来走的最艰险的一条路了。这也能算是国道么?路面狭窄,狭窄到错车都很艰难;是因为前两天这里刚下过雨?还是山上不断流淌下来的众多山泉?把个路面冲刷的高凹不平,犹如说汽车在行驶,倒不如说是在爬行更为确切。如同在汹涌澎湃的海面上行驶的船只,汽车不停的颠簸着,一会把我们抛向车顶,一会把我们晃得东倒西歪。最辛苦的还是司机小赵,他熟练而艰难地全神贯注地不停地搬动着方向盘,尽量把车子摇晃的程度降到最低,可还是不时听到同伴的惊叫声。小赵说,这种路面,我是第一次来,也是最后一次了。

 

    这是一个驴友经常歇脚的小镇,小镇不大,只有几十户人家,而镇上开饭馆的大都是四川人。我们停在名为“驴友驿站”的餐馆准备用餐。这是一家一对四川夫妇开的餐馆。趁着等待午餐的时候,我们浏览了驴友们的留言。

 

    只有三十来平米的餐厅墙上,贴满了来自全国各地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用不同方式来西藏的游客的留言,这些留言记载了他们一路形成的艰难和辛劳,也记载了他们对西藏的感受和体会。经不起大家的鼓动,由我执笔,我们也留下了一段留言“霜染两鬓游西藏,五家十人过通麦;今朝携手滇藏行,来日再闯珠顶峰。”来不及润色,来不及细想,匆忙之中留下这四句话,算是了了我们一桩心愿。

 

    离开通麦,经过波密县,我们继续向前进发。

 

    按计划,我们下午将要到号称“世界最美的冰川--米堆冰川”去,可是当我们到了米堆的时候,时间已经较晚,像我们这样的体力,要在当天下午游完冰川是不大可能的了,因此临时决定把米堆冰川之行改在次日上午回来的时候,可就是这每一个决定,使我们与米堆冰川擦肩而过(这是后话)。

 

    沿着318国道我们继续向然乌湖进发。路旁开放的野玫瑰散发的馨香沁人心脾;路边居住的藏民向我们友好挥手致意,牦牛们在草地上悠闲地甩动着尾巴,啃着青草;朝圣的人们比比皆是,他们赶着牛车、拉着行囊,从遥远的四川甘孜一路一叩首地虔诚的向他们的目的地--拉萨走去。

 

    接近然乌湖了。

 

    进藏前,我曾对西藏的山山水水充满了好奇与遐想,我不知道即将见到的西藏是何模样?可是当然乌湖出现在我眼帘的时候,我还是被它的美丽惊呆了。

 

    然乌湖海拔3807多米,长约26公里,平均宽约1至5公里,分为上中下三段;然乌意为“尸体堆积在一起的湖”,不了解意思的人,面对如此美丽的湖水怎么也想象不出为什么会有如此不美的名称?

 

    那是一个传说,传说湖里有一头水牛,湖岸有一头黄牛,它们互相较量角力,死后化为大山,两山相夹的便是然乌湖。

 

    名字不美也好,传说也罢,对于我来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然乌湖那绝顶的美丽。

 

    夕阳下的然乌湖水似一面巨大的明镜,没有一点点波涛,与高大轩昂的雪山相比,她是那么的温柔、那么的平静、那么的矜持,湖水多清澈啊!清澈的让人心旷神怡,让人陶醉,让我情不自禁地走进她,掬起一捧清水,送往嘴边,哇!一股清凉的甘甜顿时洗净一路的疲惫和辛劳。

 

    然乌湖是温柔而好客的。

 

    湖水真蓝啊,蓝的让湛蓝的天空都汗颜!蓝天上漂浮着的美丽白云,倒映在蓝色的湖面上,与湖水相互映衬,分不清哪是天,哪是水;两岸青山的顶上覆盖着洁白的终年不化的雪,仿佛给青山戴上一顶洁白的帽子,而蓝色湖水中倒映的群山的英姿让人又多了几分遐想;金色的夕阳余晖照耀在蓝色的湖面上,使蓝色的湖面上又罩上一层神秘色彩,湖水显得更加蓝,更加明镜般的透明,更加美丽;湖边上的草地绿色如茵,牦牛们仍然悠闲自得地吃着青草,根本无暇顾及我们这帮来自远方的客人;远处藏民居住的村子里鸡叫狗吠,炊烟袅袅,一幅多美的高原情思图啊。

 

    然乌湖是多情的。

 

    在湖边上的草甸上,面对蓝色的然乌湖席地而坐,欣赏着夕阳下美丽的湖水,这清澈的然乌湖水是由雪山上冰雪融化而来,难怪然乌湖又有“洁白的哈达”之美称。而然乌湖的蓝呢?大概就是高原特有的地理概貌和环境所特有的吧?不管怎样,然乌湖在我的眼中总是那么的蓝,蓝的那么有情,蓝的那么的纯净,蓝的那么透明,蓝的那么的变幻莫测,这美丽的蓝中透着永不停歇的生命。

 

    哦!蓝色的永不停歇的然乌湖!

 

通麦小镇

 

波密一带沿途见到的雪山

 

318国道

 

初见然乌湖

 

来自四川甘孜前往拉萨朝圣的人们

 

再见然乌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