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已经来临了,在这闷热的日子里,我每晚都要看看家里的昙花,昙花在我心中是一种十分珍贵而美丽的花。它一般都在夏夜的晚上八九点以后开放,花色光洁,冰肌玉肤,未绽放的昙花呈漏斗花状,绽开的昙花犹如歌慢飞舞的少女,高雅洁丽,艳丽动人。
“昙花一现”这个成语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它通常用来比那些稍纵即逝的东西,这便无形中给昙花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许多人更是将它视为仙子,夜之精华,为了一睹芳容。在万籁无声的夏夜痴痴的等待,直至午夜,然而不到一小时,它又迅速调萎,香消玉损。大家在惊叹昙花的美丽之余,不免心生遗憾,但又试想一下世间有哪一种花能够熬过时间磨砾而长开不败,花姿永存的呢?
在我家这盆昙花放在家中的阳台已有三年多了,每年的大部份时间它们总是报以缄默,即使偶尔孕育了几个花苞,却也象心急的旅人,等不及到达辉煌的顶点便沉睡在晨风夕露里了,似乎昙花展示给我们的,除了疯长的枝丫外,就只有劳而无获的失望和久等不至的焦灼与无奈了。记得第一次看见昙花开放也是在一个凉爽的夏日的夜晚。那天天上有弯月,偶尔还能看见几颗星星,只见那颗昙花拳拳地吊在有些嶙峋的枝柯上,从高处看下去,仿佛是一支伸出的唢呐。我坐在它旁边,依然耐心的等待着,晚上十时许,昙花原先握紧的拳头松动了,白而薄的几层花瓣犹如伫立风中的妇人的罗裙,以一种相当婉约的姿态迎接这万千世界。我用手轻抚着那玉色的花蕊,柔软得好像一段丝绸一般,昙花也继续一点一点地张大它笑唇的弧度,我更加细心而又专注地立于花旁,只见有更多的花丝从它那精密纤细的蕊丝中泌出,鹅黄色的雄蕊,奶白色的柱头,十分美丽,微微地散发出一阵阵清新淡雅的香味,洞开的花瓣宛如婴儿的笑脸,汩汩流淌出纯洁的欢乐......
我读大学时曾经读过有一本由著名作家刘墉先生写的<<雪昙花>>一文,在这篇文章里,浪曼的刘墉在他所有所种的昙花在早春一月就开放的情况下,异想天开的将花朵摘下,置于冰天雪地的室外,整整一天过去了,花上结了一层薄冰,凝固成了 雪昙花 ,依然盛放,如同子夜,依然芳香,如同初绽,刘墉先生又为它调整了方向......在他笔下的昙花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昙花,这样的描写贬低了昙花的本质,或者说昙花在其笔下已经成为了一尊艺术品而已。
我爱昙花,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一种花其一生最辉煌的便是它开放的时刻,这辉煌是建立在太阳光和热基础之上的,在阳光的照耀下,其它的花朵总是以最美丽的姿态和笑脸来展示自己的抚媚,而昙花把自己的美丽隐藏了起来,不争宠于群芳,不闻达于辉煌,它没有牡丹那样富贵,没有莲花那样清高,也没有腊梅那样孤芳自赏,但它具有自己独特的娇媚--娇而不艳,媚而不俗。它只把自己当作一枝再普通不过的小花从不与百花争奇斗艳,却总是在无人的夏夜里默默地绽放,这种精神让我感佩,生活中若以昙花为榜样做到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定能心若止水,荣辱不惊。昙花绽放虽短,如同流星,却也精彩绝伦,人的青春又何尝不似昙花,转瞬即逝,但在工作中若能默默奉献,勤劳耕耘,总有一天必能开花结果,纵然光阴不在,仍应自豪,因为我们曾经象昙花一样展示出了我们青春中最美丽的一面。
我爱昙花,还因为它有着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在它那柔软的身躯上枝叶曾被一次又一次折断,但仍能起死回生,它没有枯萎,在一个不起眼的脚落,它还是顽强的生存着,开出的花依然洁白,艳丽,相比之下那些高居庙堂里的牡丹,月季在昙花面前是如此的渺小,昙花的生命力可谓强矣!在我们平时工作中,我们若能象昙花一样不惧困难,勇于面对,即便受到伤害,也不轻易言弃,必将百折不挠终有功,踏平坎坷成大道。
朋友们,当有一天你工作当受到挫折的时候,生活中心情郁闷的时侯,去看看昙花吧,从它那里能体会到生活的真谛,感受到生命的豁然与达观,它会给你带来无尽的启迪和遐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