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年来,在蓉城来来往往N多次,可每次回来主要是看望年迈多病的母亲,来去匆匆,并没有更多的时间到蓉城周围的风景区逛逛,每每听到弟弟或者其他的朋友说起蓉城周围的四姑娘山的辽阔草原、瓦屋山的烟雾飘渺、丹景山牡丹盛会之类的,说者津津乐道,听者无比向往,却终也未曾去过。这次去丹景山,还是趁周末妹妹们替换我去照顾老妈,然后由弟弟夫妻俩和妹夫陪同我一起去看牡丹。丹景山的牡丹花会一年一度,今年是二十六届了。
未曾想到这春天的蓉城天气也像孩子的脸一样变化无常,下午还是好好地,晚上,突然一阵雷声,带来一阵倾盆大雨!哗哗地雨声夹杂着滚滚雷声,顷刻间把个世界冲刷地干干净净,一尘不染。春雨贵如油,这难得的春雨无疑给旱了一冬的农田里的庄稼带来透彻的滋润,给刚刚苏醒的万物满足的给养;这难得的春雨给准备明天将要出行的我们将会带来一个美好的天气。雨后初晴啊。
真是天遂人意。早上起床,就见到天边一抹红色的朝霞,虽然没有高原上的晴朗,却也是蓝天白云的,让人顿生惬意。
城市自有城市的好处,出行赶车很方便。出了生活区的大门,上了出租车,十多分钟到达汽车站,买了车票马上就发车,半小时后便到了彭县,也是马上买车票、马上发车,一个小时左右便到了丹景山脚下。
然而,出现在眼前的牡丹园却让人不免有些失望。昨晚的一场春雷夹杂着春雨,给出行人带来一个美好的天气,却使牡丹们大受其害。
号称有三百余株、三百多个品种的牡丹园内,见到的牡丹品种寥寥无几,而就是这了了无几的牡丹们,在枝繁叶茂的绿色里,只有零零落落的几处深红、几点粉白;一丛丛半人高的牡丹植株上,本应昂然挺起的硕大的花朵,如今被昨晚的一场春雷、一场春雨击打的如同霜打的茄子,耷拉着脑袋,一个个沉默不语,紧闭朱唇,薄薄的花瓣被春雨捶打的揉皱的绸缎,皱巴巴,花是开了,却全无一点笑意,本来就不大的散落在山坡上一个牡丹园,竟然是一片黯淡萧瑟的景象。
天空很晴朗,但是阳光温暖的双手,轻抚在牡丹们的躯体上,却换不来花们的一点点笑意,它们仍然耷拉着脑袋,木然呆立,无动于衷。
想起去年在洛阳看牡丹,想起洛阳王城公园那些美丽、大气、骄傲的笑迎远客的牡丹们……
虽然如此,我并无一丝扫兴之意,因为我的兴致转而被青山所吸引。
顺着坡上蜿蜒的山路,我们顺坡而上。其他的人们仍然逗留在萧瑟的牡丹园内,山路上只有我们几个人,这正好随了向来喜欢静的不好嘈杂的我的心愿。雨后的山路虽然潮湿,却并不滑,没有一点尘土,路旁黄色的迎春、紫的萱草不时拍打着脚面,进入雨后的充满新鲜气息的山林,我们在竹林间席地而坐,放眼望去,满眼的绿。
这是怎样的绿呵!都用层林尽染形容秋天的山野,可这春天的山野照样是层林尽染。那是多层次的绿呢。深绿、浅绿、墨绿、淡绿、蓝绿、紫绿;那绿中隐隐中透出的紫色那是美丽而浪漫的紫薇,依稀可见的黄色黄杜鹃、迎春;时隐时现的是一种不知名的树种顶端的红叶;还有,还有那林间不时传来鸟儿们啾啾声声,和被脚步声惊起的鸟儿们拍打着翅膀的呼呼声。雨后的山林中空气格外新鲜,不用深呼吸,都是沁人心脾。
想起那首草原歌曲《草原绿了》中的歌词“望一百眼,一百种的绿,走一千里,一千里的绿……”眼前的山林虽然没有一千里,却也是望一百眼,便有一百种的绿。
夕阳西下,倦鸟归林,我们又顺着山路,伴着满眼的绿下山了。
去年洛阳看牡丹
今朝寻花丹景山
未见国色真面目
满眼绿色沁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