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岸,行走在安边镇的巷子中,两边的建筑都散发出一种古朴的气息,朋友开玩笑说这里要是把卷闸门换成木门直接可以用作拍摄古装戏的外景。一个乡村超市的门口坐着几个中年妇人,衣着很朴素,手里都在忙着自己活计,但这绝对不耽误她们“摆龙门”。
不觉间走到一所学校的门口,鼻中闻见一股清爽的香味,很惊讶地发现一株刺槐生长在大门左侧。我一直以为这样的刺槐只有在北方地区才能看见,没成想在数千里之遥的南方,在金沙江畔居然能得以一闻槐花清香。槐花已经开始凋落,但是枝头那一抹抹的白色仍旧向人们展示着她的活力。伸手摘下一串,轻轻吸了一下,香气沁人心脾,顿时感觉整个人心旷神怡,一路上的疲惫也被这香味驱散了不少。
对槐花印象最深的就是它的香甜。小时候在老家每年4月底5月初正是槐花盛开的季节,这个时候我们兄妹会找来一根长的竹竿,绑上一把镰刀,这便成了采摘槐花最好的工具了。放学之后就带着妹妹挎着篮子去采槐花,因为房前屋后的槐树特别多,而且树龄都很长,不一会儿就可以满载而归。回到家母亲就会做槐花煎饼,或者也可以做蒸菜,香中有甜,甜中又带着点儿咸味儿,这是我们那个时候最喜欢的菜肴了。现在这对我来说是一种奢侈品,细细一算,好像五年没有尝过母亲做的槐花菜了。
槐林五月漾琼花,郁郁芬芳醉万家;春水碧波飘落处,浮香一路到天涯。 槐香如斯,人如旧,只是我已不能在花香飘散的季节再次品尝到那美食了,只能通过电话用耳朵倾听母亲的溢香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