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不过是从岁月中借来的一段光阴,自己把这段光阴雕刻成什么模样,你的人生就是什么样。孔老夫子对他一生的概括是:“吾十有五,而治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此为孔老夫子一生当中粗略的坐标。
当我们每个个体从一个只具有自然属性的自然人转变到一个具有社会属性并且受社会规则约束的时候,我们就成长了,这可以认为是治于学的结果。当然,我们所说的成长主要是指心理上的成熟、心灵上的美化。那么至此之后的路我们如何去走呢?尤其是我们这些面临“而立”的人。此时,我们会为自己制定短期目标,或者有些人还为自己制定了长期目标,这当然很好。可是,就在这个时期,我们会面临很大的压力,同时也产生了很多的迷惑,因为此时我们才与社会真正的亲密接触了,发现一切都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我就有很大体会,平时也能从很多同学以及同事身上感受的到,这也许是我们必须经过的一个阶段。所以,在这个时期我们更应该以平和的心态去看待问题、以乐观的态度去维持信心,以保持我们心灵生态的协调与平衡。
我喜欢道家的一句话,“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竞争之激烈我想我们都能明白。我们身边不乏有知识者,但有很多人在生活的压力面前心灵已经荒芜了。要说知识在搜索引擎里面一搜就一大堆,然而这个世界上却从来没有听说过心灵搜索引擎。
所以,在这个时期,请保持我们心灵生态的平衡,做一个即有知识又有文化的人,这样,我们以后的人生将会焕发出无限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