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去年12月中旬的事儿了。当时的我大概是处于一个极端混沌,没事儿总想找点事儿来干的状态,于是就和一个要好的朋友合资在临近菜市场的地方找了一家卖童鞋的门面,想让那店主分出一半的门面来让我们卖卖童装。店主是个三十五岁左右,心宽体胖的妇人,见我们确有诚意而且不计较到也十分爽快,签了合约,付了钱就开始帮着我们准备起来。当时是极感激的,觉得遇见了一个热心肠,如今想想也是,如果我是那店主,遇到有人要替我分担一半的门面费用还额外给我几百块的工钱让我顺便帮着卖一下衣服,我也是极高兴的。
开店的过程是繁杂而琐碎的,从进货到督促工人装修再到货物的清点上架,无一不需要我这个“老板”亲力亲为,对于我这样一个粗心莽撞,喜欢大开大合的人来说毫无疑问是一场考验。别无他法,唯一可以和我分担的合伙人带薪休假潇洒去了,我只好耐下心来和一大堆杂七杂八的东东满满折腾,还好,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朋友休假回来之前,我们的“可豆童装”按照某“半仙儿”掐指算出的吉日准点儿开张了。
一般来说店铺开张的前几天肯定免不了到处叮嘱亲朋好友前来“关照”,这样一来可以大肆炒作一下人气,二来可以“杀熟”小赚一笔,可我和朋友却并不愿意这样做,因为熟人来买衣服,若是价格高于其心理预期,就会心生不忿,若是价格太低,又不符合生意经中的金科玉律,如何把握这个度对我们来说实在是一件高难度的事。于是乎,俺们的生意就这样不声不响的走完了第一个月,因为第一次进货没有经验的缘故,衣服的成本较高,直接导致衣服的性价比偏低,结果自然就是看的人多买的人少。到月底和店主结帐时我们才发现辛苦了一个月只赚了几十块钱,说出去实在是脸面无光。我的同事们知道后断言:“可豆童装”绝对熬不到“百日红”。我和朋友听了当然不服气了,万事开头难嘛,成功的道路总是曲折向前的。
现实和理想之间似乎总是有一条天堑阻隔,难以逾越,随着时间在第二个月的缓缓推移,早先的雄心壮志开始被人性潜在的惰性所蚕食,而且我发现自己对做生意并没有什么兴趣,因此去店铺照看生意的次数也越来越少,每当朋友问起,我都以要写东西为托辞对付过去。久而久之,我已然是一付完全置身事外的姿态,再也没去过店面一次,仿佛做生意的钱没有我的份一样。朋友也并没有太在意我的不负责任,我猜她大概也把这买卖当成了一件麻烦事,也是很久都没有了过问了吧。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我和朋友漫不经心的经营下,“可豆童装”在第二个月不出所料而且理所当然的亏损了,难道真得会印证同事的预言而中道夭折?抑或是一狠心赔本赚吆喝赌气也要挣扎到“百日红”?看来生存还是灭亡,这的确是个大问题,当然我作为一个正常人自然会选择前者,要想让“可豆童装”生存下去非转变一下经营方法不行,可真要我花很多精力大干一番吧却总是提不起干劲儿,更夸张的是我竟然对自己一手建立起来“可豆童装”盈亏毫不在意了,这可是商家大忌,这充分的说明我根本就不是做生意的那块料,我也意识到了这点从此对卖童装那回事越发的充耳不闻了,而这一切也都被朋友看在眼里,放在了心上。朋友是个善解人意又处处替别人着想的人,主动的承担了许多本该两个人共同承担的责任,对我则是放之任之,使我轻松不少。
时过境迁,如今的“可豆童装”在朋友一个人的坚持下,踉踉跄跄的走过了100天,并还将坚定的走下去,而我则早已退伙逃之夭夭了,也罢,在这段以失败告终的的经历变成回忆的时候就把它当作是生活的一次初体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