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到汉代,民间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中的焦仲卿与刘兰芝不管爱的多么深,最后双双却成为封建礼教、门第观念下成为悲剧;家喻户晓的传说故事《牛郎织女》,无论牛郎与织女如何海誓山盟,发誓永远不分离,最后在王母娘娘的淫威下,也只能化作两颗星星隔着银河相望,而每年只能在鹊桥上相会一次;曹雪芹笔下的林妹妹,为宝玉吟出“抛珠滚玉只偷潜,镇日无心镇日闲”,在她的世界里只有宝玉,可是她的才华只为了点缀爱情,爱不在,娟秀华丽的诗篇也只能付之一炬,爱不在,她的泪水只为守候她心中的爱情,爱不在,天马行空的思绪也只能停止不动,爱不在,灵魂空虚,无所事事。
人世间,因彼此相爱却无法终生相伴的例子太多太多。
《呼啸山庄》里有句话“我爱你,因为你比我更像我自己,如果你在,无论这个世界怎样的,对我来说,都是有意义的,你不在,这个世界无论多么好,在我的眼里,也是一片荒漠,而我自己,也只能是这片荒芜上的孤魂野鬼。”
两个人走到了一起,如果没有脸红心跳,没有心灵碰撞的火花,没有斤斤计较,没有完全被占据、被捕捉的焦躁不安和哀怨,也就没了幸福可言,那只能是同床异梦。爱情是两个人的事,那是除你之外,其他的一切都不在你的眼里,爱上对方,便觉天旋地转,爱的刻骨铭心,爱的地老天荒,爱的轰轰烈烈,即便是天涯各一方,永不能相见,也永远不会成为过眼烟云,即便是在最窘迫潦倒的时候,他(她)也永远是你窗前的那一轮明月。这就是刻骨铭心的爱,是两个心灵碰撞后相融到一起的爱,这种爱,即便是搁在在心灵最隐秘的角落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乃至一生一世,本以为是忘却了,以为是淡化了,以为是遗失了,以为是云淡风轻隔世离尘了,可是在某一个时候,突然被唤醒的时候,仍然难以拒绝和追忆;也是在那个时候,才会明白,什么是是撕心裂肺、刻骨铭心、轰轰烈烈,而什么又是心如死水般的冷,因为生命中唯一的一次爱,被活生生地恰掐死在命运的手里。
想起徐志摩的诗句“我将于茫茫人海寻找我生命的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读过一篇小说,说的是一对恋人,相爱的时候爱的轰轰烈烈,死去活来,他们以为,这辈子非对方不娶(不嫁),可是,屈于命运的肆虐,不得不分开。几十年来,为了寻找失去的爱,男人在茫茫人海中到处寻找远离他的她,到处打听她的消息,不为别的,就是为了知道她是否过得好?他知道,她肯定在世界的某一个角落,用同样的眼光看世界,用同样的心情享受着心的寂寥;他知道,这辈子,只有找到她,知道她的确实消息,才能心安,否则寝食难安,灵魂出窍。苦苦寻觅对方,目的只有一个,为的就是知道对方是否过得好。
好一个只为了知道对方“是否过得好”!是的,假如为了爱,人们都去背负家庭的期望与社会的责任,都去违背道德理范,选择与心爱的人浪迹天涯,相守终生,社会岂不是乱了套?
焦仲卿与刘兰芝,虽然死于封建礼教门第观念,可是他们凄美的爱情故事却成为千古流芳;牛郎织女虽然每年仅一次鹊桥相会,却成为动人的爱情故事千年流传;而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最终以黛玉屈死、宝玉出家告终,同样凄美。
真正的爱,不是占有,远距离的欣赏,远距离的爱,也是爱,那是崇高的爱,伟大的爱;这样的爱同样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