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旅途——河北赵县万亩梨花
分享:
时间:2009-12-30 浏览:316 投稿:退养 文作者:离退办:小月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离退办:小月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这是第二次来河北赵县梨园。


    第一次来赵县梨园还是在05年的春天,恰好也是四月,我到上海出差,取道北京专程去石市看望女儿。是亲家夫妻俩陪着我一起去的。农历三月,正是北方梨花盛开时节,我只知道形容大海可一望无际,形容草原可一望无际,形容广阔的戈壁滩可一望无际,可我没想到“一望无际”这个词有一天会因形容万亩梨花而出现在我的文中。打那以后,赵县梨园在我的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而念念不忘。


    时隔四年后的今天,我又一次来到赵县梨园,同行还有我的三个朋友。


    这是河北的鸭梨基地。很小的时候,经济拮据的我们这代人,能吃到梨子算是奢侈之事,要是能吃到河北鸭梨,那更是难得,留在儿时脑海中的河北鸭梨距离自己是那么的遥远而深不可触,儿时的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有一天,能在河北赵县的鸭梨基地,而且能在梨花盛开的季节,一睹为快。


    在去赵县梨园的路上,心里有些忐忑不安,因为昨晚一夜大风,不知道今天的梨花怎么样了。真担心千里迢迢带着朋友来一睹梨花的芳容却又不能如愿呢。


    车子刚驶近赵县,出现在眼前的便是那一望无际的梨园,六万亩啊!


    登上观花台,映入眼帘的是,那湛蓝的天空下面,是一片洁白的世界,四面八方,你都无法看到花的边缘,一望无际,雪浪连天,扑眼的让人眩晕,我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梨花的海洋。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啊!几条乡村路贯穿着梨园,通向一户户农家小院,而那一户户坐落在花的海洋里的农家小院,红瓦白墙,添了几分幽邃和迷离,虽不是神仙却已是有仙人的福气了。陶渊明采菊东篱悠然南山,这些农家小院的主人也是抬头梨花葳蕤,云在诗画中了。

 
    穿梭在梨园,近处观花,则是另种感受。梨园内有百年老树,也有刚育苗的小树。小树枝条柔软,风来摆动,婀娜多姿;大树枝条坚韧,擎花风中,兀然不动,自有一番气势;而百年的老树,树干在岁月的洗礼中变得苍黑嶙峋,看似生铁铸就,树的枝杈并不顺直,却刚挺虬劲,就那么肆意而稳实地扎根大地。团团簇簇的梨花披在乌黑的树枝上,尤显洁白娇嫩,给人一种很踏实、安详的感觉。


    梨花,是春天的使者,花开的时刻,顶着春的寒盼着春的暖,“艳静如笼月,香寒未逐风。”“冷艳全欺雪,馀香乍入衣。春风且莫定,吹向玉阶飞。” “蜀地从来胜,棠梨第一花。更应无软弱,别自有妍华”。多情的梨花,把一份春的温暖、春的馨香展示给人们;洁白的梨花,让我们感受到自然的美丽;多姿的梨花,让我们感受到春的深情;沉默地梨花,孕育着秋的收获,把整个秋抱在怀里,当到了秋天,真个梨园,将以林林总总的形式,从梨花的微笑中长出来。


    一朵微笑的梨花,犹如数万朵赶路的飞雪,用层层的甜香,向人们展示着它们的多情。


    “花中奇绝,骨中香彻”,这花的精魄似已溶入我们的灵魂。

 

人在花中行,花在头上吻





写在大地上的美丽诗行





 自入春来无好句, 杖藜到此忽成诗





香脸半开娇旖旎 玉人浴出新妆洗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遥知不足雪 ,为有暗香来




老树春深更著花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疏技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梦里清江醉墨香,蕊寒枝瘦凛冰霜




斩新一朵含风露,恰似西厢待月来




断魂只有晓寒知(梨园边上栽种的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