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伯是爷爷的长子,年轻的时候曾经当过兵,还参加了越南战争。很幸运的是,他活着回来了,而且没留下任何伤病。之后,他成了我其他叔伯们羡慕的对象----因为国家给他分配了工作!当然,那是至少三十年前的事了。在我很小的时候,大概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记得他那时候每个月的工资是600块钱,当时对于农村家庭来说,这是一笔不少的收入了!
但是,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却是大伯家里生活非常节俭,晚上做饭都舍不得开灯,于是他们家通常赶在天夜前吃完晚餐!房子也很简陋,在堂兄结婚以前都没添过像样的家俱。
到后来,他50岁退休了,堂兄接替了他的工作,而他每个月仍然拿着和原工资一样的退休金,到十几年后的今天,他的退休金慢慢增加到每月1200元。但是他和大伯母俩老口却照旧节衣缩食,能省的钱都被省下来了,全部给了他们的一双儿女。直到他去世前,都还在帮儿女还房贷。虽然身体在急剧衰老,但大伯和大伯母始终都没有放弃他们耕作了一生的土地,直到生命走到最后一程!爸爸总是这么劝他们,“只要你自己还留着一幅骨头在,每个月就能坐享一千多的退休金,你还去管那几分田干什么,万一把自己整倒了,不是什么都没有了!”可是,大概为了儿女们能过更好的日子,他硬是让自己在劳累中倒下了!
大伯生前,在我们的大家庭里,爷爷早已不问叔伯们的事务,而大伯作为长子,自然要在适当的时候出来主持局面。虽然他确实一直在尽力维持兄弟姐妹间的和睦,但事情的结果却往往不如人意。
兄弟间人多了,也很容易闹出矛盾来,尤其是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大伯身为长兄,很热心于调解纷争、主持公道。所以当大家都有争议后,尤其是众多的伯母们之间有了矛盾后,常常喜欢找大伯去评理。大伯为他们作调解的具体情形我不知道,因为那时候还小,但是从爸妈的话中听出来的是,众多的长辈们并不尊敬他们的大哥,事情的真相往往不全告诉他,找大伯去调解的人,往往只是找大伯为自己帮腔!说句不敬的话,大伯的热心却被人利用了。这也是让我觉得十分遗憾的一件事。
在我的童年时期,大伯扮演的角色是一个既严厉,又有童趣的长辈。因为我们在一起的小孩子多,什么样调皮的事都有人想得出来。让人最恼火的大概是夏天的中午在别人家门口吵吵闹闹,害得大人们没法休息,甚至在人家的猪圈里虐待那些小猪!常常在这个时候,大伯的身影就会在我们后面出现了,一边追着我们小跑一边还不停地挥舞着他手中的一条鞭子!直到把我们赶得远远的才回去!更多的时候是,看见我们钓鱼,就指点我们在池塘的什么位置能钓到鱼;看见我们放风筝,就告诉我们风筝翻筋斗的原因;看见我们拿着高压锅上的橡胶垫圈当铁环滚,他跑到铁匠铺打了个真的铁环来和我们一起玩!大概因为他小的时候没有像我们一样享受过宁静美好的童年吧。这也只能怪老天让他出生在战争年代……
到我上高中时,长辈们都说我以后一定是大学生。他们给予了我和爸妈更多的关照和恩惠,算是对我的鼓励和关怀吧。当我上大学后,大伯是除了爸妈外最得意的人了,他总是不无感慨地说,“我们荣家这几辈人总算是出了个大学生了”!每次我离家去学校的时候,他都往我口袋里塞钱,说是给我路上买点茶水喝!这应该是我们的一种习俗吧,但是感受得出来,他是真的很有点自豪感。
大伯勤劳又辛苦的一生,在今天终于还是走到了尽头,这对于他来说,也许是一种解脱……,在我对他有记忆的十几年里,可以说他完完全全是为儿女活的!但是在他去世前的那一段日子里,那一段等待死亡降临的痛苦煎熬中,却没有受到儿女的多少照顾,因为他们都忙着工作,而大伯母尤其还担心儿女请假回来会减少收入!
大家都说大伯的一生过得非常不值,从来没享过什么福,把所有的精力和财富都留给了儿女,可是还没有等来他们的回报,自己却已经这么匆匆地走了----难道这就是中国农民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