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发生在一个上中班之前的小插曲。当时我正准备上班,为了偷懒,省那几步路,从车房里骑上自行车就欲径直出来,我停车所在的车房正对着物管中心,门开得不高,再安上卷帘门就更矮了,正当我要出库门的时候,一不小心我的脑袋瓜子与单车房的卷帘门来了个第一次亲密接触。幸运的是我并没有因此受伤,只是过后有点疼。事后想想还真有点后怕,如果卷帘门的下沿再低一些,那必然撞个结实,脑袋起个大包不说还要从车上摔下来,这还真不是闹着玩的。
车房门口的卷帘门比较矮,以前也有所认识,都是推着车出门的,久而久之,逐渐麻痹大意,开始不管不顾骑行出库,心里琢磨着到了过卷帘门的地方把头埋下去就万事大吉,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脑袋和卷帘门也一直相安无事,但隐患就此埋下,直到此次两者终于发生的正面冲突。看来那句俗话说的真的一点错也没有:夜路走多了,总会撞见鬼的。
说来这起小事故的根本原因是侥幸心态这个猥琐的家伙在作怪,我认为只要到时留意一下就可以躲过那卷帘门,哪知道还是被这个该死的家伙暗算了……。类似的小事故在生活中还有很多,侥幸心态不仅仅在生活中对我们的生命财产构成巨大的威胁,更在工作中时时刻刻觊觎着我们。
作为一名化工企业的员工,工作性质决定了我在上班的时候会有很多的机会接触到各种各样危险源,高空落物、有毒化学品、高温作业等,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具备必须的防护救生知识;进入工作区域必须有保护自己的意识;在进行操作时必须佩戴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手套、安全帽、安全带、防护眼镜等。安全第一、安全为天的概念是年年讲,天天讲,可为什么安全事故却总是无法杜绝,频频的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呢?
安全重要的道理每一个人都明白,要求他一时遵守安全规定并不难,困难的是让他战胜自我,战胜潜藏的侥幸心态。以我个人为例,巡检时要戴安全帽是一项安全规定,我也很明白戴安全帽会保护自己免受伤害,但是每次出外检查翻牌的时候总是会这样想:每次都要带帽子好麻烦,夏天戴着热,冬天戴着又会搞乱发型,而且自以为是的认为对环境已经很熟悉,不戴的话也不会出什么事,侥幸的心态就露出了端倪。
侥幸心态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事故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所以不知道“肉疼”。可当安全事故真的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才知道去后悔为什么当初明知故犯违反了安全规程。人就是这样的,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明白事情的严重性。
侥幸心态是讲安全、重安全的头号大敌,如果一个团体里面有少数一两个人侥幸而又一时走运没有出事,那么他就起了一个坏的带头作用,人就是这样,看着别人这样就会心想:他都这样,我也这样的话也没什么关系吧。如果这少数效仿的人也没有发生什么事,那么就会有更多的人忽视安全规定,忽视安全,忽视生命。这样最终必然会导致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这样因为侥幸心理发生的安全事故难道还少吗?
如何避免这种心态在职工中的蔓延呢?如何提高员工讲安全、重安全的自觉性呢?如何才能使员工变填鸭式的被动接受为积极主动的督促自己也自觉的监督他人遵守安全规定,规范安全措施呢?物质利益是让人产生动机并付诸实施的一个重大因素,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引入有效的激励机制,在适当的情况给员工一些“甜头”,对没有违反安全规定也进行奖励,让员工切切实实的感受到讲安全、重安全的好处,这样必然能大大提高员工遵守安全规定的积极性。
自从那次撞到了车房的卷帘门,我吸取教训,以后取车一律推行出库。车房的卷帘门是实实在在存在,可以看见,可以躲过。但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还有很多隐形的“卷帘门”正在某个阴暗的角落窥视着我们。为了自己,为了关心自己的人,我们也应该提高警惕,莫让侥幸心态占据了上风。
朋友们,额头是自己的,痛苦也是自己的,切莫一时大意撞上了“卷帘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