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五点,我在一个春秋大梦后醒来,尘封的回忆如同布满蛛网的老旧书本一样被一一的抽了出来,翻开。儿时的冰糕房、洗澡堂、双庆园、大食堂、电影院等标志性符号如同20年前的老旧发黄照片一样浮现在脑海里,有些沧桑的感觉。
母亲年轻时在天盛的前身--劳动服务公司(简称劳服司)工作过很长的一段时间,所以对云天化多多少少有些印象,但也仅仅知道这个生产化肥的化工厂,有喷着白烟的“大罐子”和发着隆隆轰鸣声的机器怪物,而那就是母亲上班的地方,至于其它就一概不了解了。印象深刻更多的是那些似水的年华。昔日的劳服司位于如今工会的西面,室内篮球场的南面靠左,劳服司的前面有一小片长满野草的泥地,由于母亲的关系,我便有了经常在这片草丛玩耍的机会。劳服司的正前方有一条五米见宽的水泥路,路的一边布满了林林总总的各色商店,姑且算是一条商店街吧,那时商店街有一家电子游戏厅,是孩子们流连忘返的场所,当时我没什么零花钱就只有眼巴巴的在旁边看着别人潇洒过瘾。商店街的前面有一条小水渠,水渠里的水清澈透亮,还不时可以看见小鱼跃出水面,而商店的后面则有一片水田和三两家农户,站在水田边上向东看去就能看见云天化的厂房和设备。那隆隆轰鸣的钢铁巨兽和这一片农田相映成趣,到别有一番滋味。
那个时候我所就读的小学里的孩子全都是厂职工的子女,所以不管是高年级的还是低年级孩子都大多认识,每到周末,就三五成群的到田里捉小龙虾和摸鳝鱼,于是那条商业街便成了当时孩子们嬉戏,玩耍的乐园。除了在商店街享受童年,那个时候的孩子们在外玩耍时还喜欢滚铁环、捉蜻蜓、弹玻珠等好多好多颇具时代风味的小游戏,玩累了回到家就嚷着闹着要看《黑猫警长》、《小龙人》等当时流行的电视节目。
这就是我童年时代认识的云天化,也是在云天化在我童年脑海留下的印象。
时间一晃就到了二十年后的现在,如今想想还真是怀念那段草长莺飞,无忧无虑的岁月。昔日的标志早已不见踪影,只剩下了一排排老旧的民居供人凭吊。一幢幢现代化的高楼拔地而起,使得一个山区的小县城也具备了些许都市的气息。大学毕业以后,我回到了云天化参加工作,到现在也有五年多了,对云天化的认识自然上升了好几个高度,远非孩提时能比,云天化已经发生了沧桑巨变,并且仍然时刻准备着厚积薄发。最直接也是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昔日的云南天然气化工厂已经成为现在云天化集团下属的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云天化股份也从原来的单一生产化肥的化肥企业到现在的“以肥为主,相关多元”化工企业。
搭着公司快速发展的春风,员工的工作生活也发生着悄无声息、与时俱进的改变。在云天化上班感受最深的是,云天化的管理模式再也不是原来的粗放式管理而是与世界接轨的精细化、现代化、标准化管理,这让生产效率比之以前提高了不知道多少倍。
以前的云天化人上下班都是以自行车代步,摩托车凤毛麟角,对于如今的云天化人,摩托车早已不是什么稀罕物,满大街随处可见,而私家车开始越来越多的进入我们的视野,由此可见物质生活水准的突飞猛进。
因为时代的原因,二十年前的云天化人的精神生活极为贫乏,那时的云天化没有室内篮球场,没有图书馆,基本上所有的基础设施的都处于一片空白。云天化人过着“三点一线”的单调生活,而现在的云天化人下班吃完饭后可以到健身房健身,可以到茶楼喝茶也可以看书、打球、跳操等等等等。
正因为二十年沧海变桑田,才不由得让我开始憧憬以后,二十年后的云天化是什么样子的呢?二十年后的云天化人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反正也无法入眠了,不妨让我信马由缰的纵情想像。
在硬件方面:二十年后的云天化股份公司的化工装置焕然一新,都更换成了世界领先的先进设备,其自动化程度更高,稳定性更强。厂区内的环境也有了飞跃的变化,更井然有序、更绿意盎然。
在软件方面:二十年后的云天化更加的人才济济,云天化阔步向前的发展给员工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使得八方英才齐聚于此,优秀的人才为云天化的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和有力的保障。二十年后的云天化管理模式更成熟,更全面。并自主研发出了属于自己一套的全球领先的管理方式,这套管理方式在实践中对整合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充足的人才储备无异于为云天化的腾飞插上了双翼。
自从得到了煤化工的强援,天然气的紧缺不再成为阻碍公司发展的绊脚石。以此为契机云天化股份已经成为化肥、玻纤、聚甲醛以及其它有机产品等多品种并驾齐驱的大化工。所有的云天化人无不为之而自豪。
不仅仅云天化股份公司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集团公司里的其它兄弟单位也全面开花,在效益上屡创新高为集团的发展贡献力量。随着云天化股份和其它子公司的不断成长,云天化集团在二十年后已经成为与石化双雄鼎足而立并且跻身世界500强的大企业集团。
二十年后,云天化股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云天化人传统的工作方式也被颠覆。“6S”管理观念已深入人心,并且成为每一个云天化人的行为习惯。从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可以看出云天化人作为世界级公司员工的素质和风范:严明高效、整洁有序。
二十年后云天化人的生活方式是与时俱进的,在物质生活已经得到极大的满足后,云天化人生活重心已经转向了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人们业余兴趣爱好开始涉及到越来越多的新事物上,极限运动、传统球类、历史文化探索等不一而足。不仅如此,人们在享受精神生活的时候更注重去品位精神享受的品质,云天化人开始关注工作以外人生价值。云天化这个名字不再仅仅代表一个经济实体,更成为了一个文化名词,自那以后麻将和扑克等娱乐逐渐走向了非主流。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在云天化这三个字的巨大的号召力的吸引下,新鲜的血液源源不断注入云天化。昔日的楼房早已跟不上形势的发展,为了满足员工对住房的需求,为了应对地势狭窄不适宜广建楼房的困境。二十年后的生活区由清一色的25层以上的高楼组成;坝尾槽新生活区的竣工也极大的缓解了供与求之间的矛盾。
二十年后的云天化,小车已经普及到每家每户,但由于世界范围的厄尔尼诺现象对环境的影响日益严重,国人的环保意识的日益加强,云天化不甘人后,先天下之忧而忧,将“绿色出行”提上议事日程,在员工之间进行宣传并对上下班使用非机动车辆,出门乘坐公交车的员工进行奖励。从此云天化以“绿色工作、绿色生活”为标题频频见诸于各大报纸的报端。
二十年后的云天化成为了一个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平衡兼顾的完整体。那时的云天化人可以毫不犹豫的向世界自豪的大声说出:我是云天化人,云天化就是我的家!
畅想了这么久的云天化也该告一段落,最终还是要将思绪拉回来,回到现实,回到眼下。“合抱之木,生于微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云天化的美好未来还需要你和我以及所有的云天化人共同努力,一步一个脚印才有希望实现。为了云天化美好的明天,从现在做起,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在为云天化的建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