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拖拉
分享:
时间:2009-07-20 浏览:356 投稿:合成 文作者:合成 魏在美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合成 魏在美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读书的时候,班里总是有几个“拖拉机”。他们以拖拉为基本特征,能缓交作业则尽量缓交,能拖延任务则尽量拖延。那时侯的几个笑话至今也是同学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还记得在《安全环保概论》考察课堂上,科任老师要求同学们上讲台发言:总结学习情况,下来写一篇两千字的总结。然而轮到某一男同学时,他不肯上台,也不肯说话。老师走到他面前带着一点恳求和商量的语气,说道:哪怕你能上台作个自我介绍,然后写份总结,要不成绩肯定受影响…… 过了几天,同学们都交了总结,惟独他还是拖拉着没交,老师再一次带着恳求和商量的语气叫这位男同学交总结,他满脸通红,显得有些害羞,急忙点头如捣蒜。我们很想笑,又不好意思,只好忍着。当时觉得做大中专院校的老师跟中学老师比起少了许多威严。不过老实说,在学校我是不折不扣的乖学生??按时交作业,认真读书。

 

    工作了,上班之余感觉有很多空闲,于是自发报名参加函授本科的学习,慢慢的发现这种半工半读的方式是感到有点疲倦,加之我这种处于生产一线的倒班工作制更是让我感觉到有些艰辛。必修学科基本都是到期末考试前一个多月天天挑灯夜战,理解记忆赶个急。几学期过去了,本来是属于打发时间、充实生活而学习的乐趣越发感到枯燥乏味。 然而轮到统考英语了,英语这东西可不是十天半月能记个名堂出来的,特别是对于我这种英语盲来说。于是开始抱怨在中专、大专的时候学校开设的英语课程太少,基本就是初中水平。然后给自己买了些英语语法之类的书籍,制定学习计划,从头学起。

 

     一段时间下来,计划没完成,感觉没多大收获,细细想,这是在拖拉,总觉得离统考还有那么一段时间,可是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其实,再想想拖拉的日子不好过,每天都记得还有任务没完成,时常都推拒了朋友的相约、取消了该耍的时间、甚至焦头烂额地抱怨紧张和繁忙,然而抱怨着、焦虑着、胡乱忙碌着……该学习的该做的依然没有完成。 于是告戒自己:拖拉除了增加自己的心理负担外,实在没有什么正面的影响。我觉得学习英语要学笨鸟先飞、细水长流,千万不能抱着“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的侥幸心理,忘记拖拉,忘记自己的种种后路,没有侥幸、没有借口、没有一次次的宽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