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之旅
分享:
时间:2008-08-20 浏览:324 投稿:null 文作者:聚甲醛 喻福银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聚甲醛 喻福银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喜欢宋词,一直多于唐诗。 

    最初的接触,是在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凄惨中留下的印记。以往,每当遇到些不如人意而又无法扭转的境况,这声声慢的低吟就会不经意间浮现脑海。遥想当年国破家亡夫死词存的李清照,可否会相信千年后依然会有人在月下与她同吟? 

    多少年过去了,于宋词的喜欢依然执着。几多豪放,几多婉约,构成了人世间至真至美的图画。唐诗是特别好,但平仄纷繁,韵脚复杂,非千锤百炼不能成句,若要成诗流芳千古须得付出多少才气与风华?自觉词却不然,平易近人许多,随意许多。循着突发的感触和藏匿已久的心事,且歌且行,当真妙不可言。 

    一杯清茶,一把藤椅,一本宋词,阳台一角便拥有了极其丰富的世界。沉醉在词中浅浅的清愁、淡淡的落寞。也许是朝代的衰退影响了词人们的心情,词中多有拟歌先敛、欲笑还颦的无奈。春花秋月时时不了,西楼之上夜夜东风。物是人非自当流泪,孤雁单飞两处相思。大江东去后,淘尽的何止风流人物?千千心结,也不知谁来挽救。 

    品味着词中各种忧伤。心,却在忧伤中一再宁静。他们,承载着各自的不幸,却把它用优美的文字表达,留给我们无尽的遐想。而这千年后再多的崇拜与认可,却终是解不了千年之前词人们的心结。于是告诉自己,永远不要承认自己是可怜的,哪怕要在忧伤中独自行走。这个世界之于我们,生命,已是最大的赏赐了吧。 

    再遇哀愁,我已学会不哭。把一时的心情付诸笔端,把忧伤,留在字里行间。剩下的我们,就已没有包袱,可以放心前行――无畏,而且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