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间:2008-10-06
浏览:352
投稿:null
文作者:总经办 颜旭东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总经办 颜旭东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我是2008年来到公司的新员工,被分配到行政系统。为了熟悉生产、学习车间管理和了解车间文化,我于7月31日至9月17日,先后到公司的合成、尿素车间及机械厂进行实习。本来想见识一下我们这个先进企业会有什么样的优秀员工,这些优秀员工会有多么高尚的人格操守。最后却只是被两样最简单的东西给折服了。
一个是他们的热情。
车间的领导都没有架子,车间的员工都非常和气,这是每个车间给我的第一印象。没进车间之前总是想着自己不知道要陪多少小心才能向师傅们学到东西,没想到根本就轮不到我积极。每到一个车间,主任们都是先问我有什么要求,等我说完以后,就主动向我介绍车间的情况,有多少员工、多少科室、师父们都做什么工作。然后带我去认识人,把我安顿得万无一失了才回办公室。机械厂的周厂长还把自己的手套拿了两双送我。这些领导确实与过去碰到的领导不一样。尿素车间的申师说,我们这里要是领导做的不对,员工可以当面指出来,而且不用担心会有什么后遗症。
师傅们也非常热情,无论逮到哪一个请教问题,都是有问必答,绝不敷衍。在合成主控向一位师傅请教时,他得知我文科出身,就拉我坐下,把电脑上的图纸掉出来,一张一张给我详细叙述,讲了差不多一个小时。可惜我对化学一窍不通浪费了师傅的时间。有的师傅见我来问,又是讲解,又是画图,就怕我不明白,热情之极。比起合成尿素车间,机械厂的师傅们又是另一翻感觉。生产车间的师傅们要显得稳重一些,机械厂的师傅们就顽皮得多,经常和我开些玩笑,对实习生的培训也大胆得多。金工班刘班长甚至说,你要是再多实习两天,就让你开机床试一下。铆工班的师傅们直接拿了焊条来叫我焊,看着四溅的火花和烧红的铁片我都有些胆怯。铆焊车间何主任说,机械厂的员工们和他不分大小,经常开开玩笑。总之无论是和领导相处还是和师傅们相处都很容易,不用畏首畏尾。和谐的人际关系使我们的工作和学习都很轻松。
另一个是他们的好学。
车间里最能感染人的还是人人在学习的景象。巡检岗位的师傅们巡检回来之后不会无所事事;技术员桌子上摆着这样那样的手册,有的是新买的,有的已经翻旧了;我认识的一个新员工刚和他们主任借了两本书回来。从员工到领导,无一例外都在学习。听他们说,几乎每个月都要考试,员工们还要做作业。车间的技术员说,每个月都要出题,刚开始还容易,后来就有点难,出多了雷同的就多,翻来覆去就考操作手册。有的员工把每次的题目和答案都背下来,看见同样的题很快就做出来了。对于这样的员工我们还能要求什么,能熟练的做出来说明他对工作已经很熟悉了,就是一个合格的员工。有时我们也出一些操作手册外的题,目的是为了鼓励大家扩展知识范围。少了过去机关单位里那种一张报纸一杯茶的无所事事,少了学校里只有理论没有实践的纸上谈兵,这里的学习是实实在在的,这里的人是积极向上的。学校的学习风气好了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企业的学习风气好了就能塑造优秀的员工,就能培养支撑企业的人才。21世纪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有些时候我们看一些复杂的事物觉得有多么高深,当拨开云雾的时候才发现最具震撼的是一些小的细节。热情和好学,几乎从幼儿园就被告知这是做人的基本道理,但是很多人拿到了大学毕业证却成不了一个优秀的幼儿园毕业生。感谢在实习过程中帮助过我的领导和师傅们,他们的热情给了我学习的信心,他们的好学给了我学习的动力。让我知道事情就是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