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大事记--我的2008
分享:
时间:2009-03-11 浏览:362 投稿:null 文作者:金新化工 李小川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金新化工 李小川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已经过去2008年对于我来说是很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我来到了草原。“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是我初次见到湛蓝天空下的辽阔草原的感受。在这里我有了不一样的经历,成长了不少。在回忆起有苦有甜的工作和生活时,一幅幅令我印象深刻的画面历历在目,有些事情虽不大,但给我更多的是感动和欢笑。

师傅的白发和血压计
     
    我的师傅为人随和,平易近人,面上总带着如沐春风式的微笑。除了总体协调电气仪表专业上的工作,作为工程部的书记,他还积极组织大家参与各种活动,对年轻员工经常嘘寒问暖,给予鼓励。
    直到有一天从工地上回来的路上,坐在他后面的我看到了他后脑的几圈白发。几个月之前可不是这样的。几个月的时间不长,这几个月的事情还历历在目:
    为了5月9日的开工典礼,师傅和我们一起凌晨四点在空旷的草原上铺设供电电缆。
    为了能尽快落实我们项目的发电机并网和电源接入,他多次前往呼伦贝尔电业局和内蒙电力集团公司了解情况,沟通,协调。
    为了能在08年是施工黄金时间让工地的施工能开足马力,去陈旗电业局和陶海变电站成了“家常便饭”,在工地上日晒雨淋成了习惯。
    还有项目组和电气专业的各种事务……
    这一刻我明白了这几圈白发为何如此早生,还有他那电子血压计上记录的数字165/104的来由……
    师傅依然是保持着他一向乐观的心态,依然带那招牌式的微笑,办公室内依然能时常听到他爽朗的笑声。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保持豁达的心境,才会越干越有劲。这让我不禁想起很有道家意境的一句话:“静观堂前花开花落,漫随天边云卷云舒”。


裁判很无语

    在海拉尔最流行的一项运动就是台球。刚去的时候很不理解十年前全国流行的运动在这还能有那么持久的热度。后来才明白在,一年中有半年时间被浸在冰天雪地里的海拉尔最合适的一项运动就是台球。于是公司员工联合会组织了台球比赛。没想到大家踊跃报名,基本上除了出差在外的都参加了。本人台球水平很差,但是本着重在参与,增加高手战绩的想法报了名。因比赛时太过“专注”,因只在乎角度,看到底袋有2个球位置挺好的,“嗖”的就是一杆。裁判还没回过神来,我已经把5号球当着母球,将9号球打进了洞。接下来裁判开始很善意的提醒我白球的位置,后来又是几杆“滑枪走火”……台上我的球的数量从7颗变到3颗又从3颗变到7颗;到最后台上还有7颗球,都是我的。输得很彻底,裁判很无语。
     
     
利平的“金利来”和我的“与狼共舞”

    海拉尔有个很有趣的说法:“9个月磨刀,3个月宰人”。这3个月就是指7,8,9三月。届时海拉尔的宾馆价位会翻两番以上,还供不应求。为什么明知磨刀霍霍,还有那么多人趋之若骛呢?那是因为能在这仨月见到呼伦贝尔大草原最美的容颜。“波澜壮阔”的草的海洋,能让人心胸爆炸性的极度扩张,肺活量小的特适合到这……
    扯了这么久,好象跑了小标题,呵呵。最美的大草原是靠雨水浇灌出来的,没几场大雨,小草们是不愿抬头的。七月开始雨水就特别多,草儿们是开心了,可是工地上的我们就开始担心了,工地上刚开始施工不久,临时公路还没来得及完善,有些地面变得很软,到处积水。重载货车一轧就是一个深坑,来回一两次路就不行了。那段时间运钢筋水泥的车又特别多,工地上的一台装载机都成了兼职补路机。七月底的一天晚上,因工地上晚上要来一辆运钢筋加长重载的货车,又遇到工地上的一个电气设备需要处理,我和利平都到了工地上,利平的脚上穿的是一双友谊打5折(人民币350元)的“金利来”,我脚上登的是一双“追随”我从水富到呼伦贝尔的6折(人民币320元)“与狼共舞”。
    大货车快到卸货点的时候陷到了泥里面,组织义务补路的装载机去拉,装载机也先陷了进去,最后又叫吊车来拉。泥土飞扬了四,五个小时后,问题终于解决了。我们也在工地上深一脚浅一脚的奔了四,五个小时。“金利来”和“与狼共舞”早就里外全是泥了,都泡涨了。利平“心痛”的看了看脚下,喃喃到:“不晓得友谊还在打折不,等忙过这两天……”我是在想:“下次遇到打折要买两双,有双备着才行……还有我恨下雨……”

酷“毅”点,酷一点

    八月的骄阳似乎特别的眷恋海拉尔,早上4点就跳出来,下午六点才落下去,放肆的炫着自己的紫外线,再加上风卷细泥,在工地上有时候会有点在沙漠中的感觉。这不,你看从黄沙中闪现了一个人影:头戴红色安全帽,一副蛤蟆镜和一个大口罩遮掉了大半张脸,再加上一件防尘雨衣和一双长雨鞋。浑身上下透露着酷劲!有股北美西部警探的味道。让人有种:“此子只应电影里有,却因为何落工地”的感觉。他就是王毅,负责工程造价管理,施工时每天要在施工地点计算工程量核价,话很少,干工作很专注,一丝不苟,这一点很酷!

第一次滑雪

    在南方的时候,对冰天雪地非常向往,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可以溜冰滑雪。快过年之前终于有次机会,员工联合会组织我们去滑雪。去之前脑子里都是高山滑雪项目中选手们所做的各种高难度动作:什么大回转啊,空中转体360度…… 结果到了滑雪场,穿上靴子,踩上雪橇后才发觉已经“半残”,极度不适应,同时也觉得滑雪场的坡度确实有点陡。站在坡上一望:大部分同志都已经“英勇无畏”的冲了下去,感受速度的快感和扬起的雪花拍打脸庞的感觉。其中半数以上的同志在中途路线偏离的厉害:不是“左倾”就是“右倾”,然后有“碰头的”,有“接耳”的,还有在缓冲雪墙上印“自画像”的(倒模)。本人被人从背后推了一下,歪歪扭扭的滑到半途,速度已经上来,呼呼的风声在耳边响起,在确定自己不想在雪墙上“自画像”以后,果断的一屁股往后坐了下去,摔得很主动,增加接触面积,刹车距离比较短。然后坐缆车上去的时候被马哥中途“跑偏”过来拌了一下,我被撞下了马,不,应该说是被“马”撞了下来。后面的人又陆续坐缆车上来,眼看就要追尾了,连忙就地一个侧滚翻让出道了,后来试了几次坐不上去,只好扛着滑雪板走了上去。最后我也不记得自己摔了多少次,勉勉强强能在摔两次之内滑完全程。正当我很有成就感的拍照留念时,伟哥过来拍着我的肩膀说到:“小川,你是今天来的这些同志们当中摔得最多摔得最惨的一个”说着他扬了扬手中的DV“不相信啊,我全都拍下来了”。

    阿Q精神安慰下自己,子曾经曰过:“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只要努力,不摔跤滑完全程是迟早的事情。

    新的一年,再看草原,草海的尽头天作岸,我们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