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乡游记
分享:
时间:2008-01-07 浏览:358 投稿:null 文作者:消防部 卿椿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消防部 卿椿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不游九乡,枉来云南”。看了这样的广告, “太夸张了吧!那我们身为云南人,没到过九乡,岂不枉为云南人了?”刚从具有异国风情的热带雨林、充满原始气息的云南民族文化发源地??西双版纳返回昆明的我们在心里嘀咕着,由于事情没办完还有点空隙时间,于是就冲着这样的疑问带着对有关九乡的无限遐想向九乡溶洞出发了。

    汽车顺着盘龙江岸逆流而上,在“昆(明)~宜(良)”的高等级公路上行驶,有三三两两的村民如残棋散落盘龙江岸边、堤上,有的在放鸭,有的在洗菜……望着一派田园景色,一路回想着在西双版纳的点点滴滴,想着走着,90公里路程驶完,九乡终于到了! 

    有关记载显示:“九乡风景区是云南的十大国家级风景区之一,位于昆明市宜良县境内,距省城昆明90公里,距著名的石林风景名胜区28公里。“地上石林,地下九乡”,都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它地处彝族、回族、苗族聚居的山区,气候温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平均气温14.6℃。九乡地表景观资源独具特色,既有林茂竹秀,花香山峦的森林植被,错综复杂的地形地貌等自然景观;又有浓郁的风土人情,古老稀有的崖刻和古人类洞穴遗址等人文景凤。这些景观与地下溶洞结合,使九乡风景区综合性较强,更具魅力。    
 
    九乡溶洞群位于滇东牛首山西冀北。九乡溶洞有雄、险、奇、美等特点,具体有五个方面:数量多,九乡溶洞有大小66个,洞穴类型齐全,风格多样,成群连片;体量宏大,洞穴粗犷、宏大、空阔、雄伟壮观;类型齐全,九乡溶洞群在漫长发育过程中形成的古海洋微生物化石、卷曲石、涡穴等多种水文地质奇观,有立体层型洞体和多层洞穴景观等奇特地貌景观,其中有的是国内外罕见的绝景,比如洞内双瀑,洞内梯田,国内目前为此发现的最大的洞内大厅等等……为此,洞穴专家称九乡为洞穴博物馆。1995年九乡被国际洞穴协会吸收为国际洞穴协会会员。
    
  现在已经开发出来给游人参观的主要景点有荫翠峡、惊魂峡、古河洞、神女宫、雄狮厅、双飞瀑(雌雄瀑)、神田、彝家寨、蝙蝠洞、倒石林等等。”

    我们刚下车,天公不做美就下起雨来。我们买了票后又买伞特意又请了导游,导游说九乡溶洞景区是没有回头路可以走的,所有的景点你想多看一个都不行(还没开发出来的你想看也去不了),想少看一个也没法(无近路可抄),要是你想迟点或早点离开景区,唯一能做的就是控制你的步伐了,所以进到景区,好好听话,一定要跟着导游走就没错了。真可笑!把我们当娃儿打整说。

    我们一行7人进了景区大门,沿台阶下走,走过蜿蜒的石径,早有工作人员迎在电梯入口处,顷刻间电梯穿越40多米的高度,腾云驾雾般直入荫翠峡底。刚出电梯舱,远远的就听到“哗哗哗”的水声,接着一股寒气扑面而来。峡谷长1000米,深50余米,可宽不到10米,底部有条河流,此河即称为麦田河,它是南盘江的支流,河谷当然就叫麦田河谷了,人们图好听,给它取了个名,叫做荫翠峡。先是划船游览,坐在小木船逆流而上,两岸古崖苍苍,森林密布,峭壁压顶,清幽迷人,船下浑浊的河水无声趟过。雨好大,我们衣服都淋湿了,还没划到尽头,就赶快调头上岸了。

    上岸后,顺着由北向南的地下河顺流而下,就进入惊魂峡。惊魂峡――全国最大的一个洞内峡谷,峡谷最大的落差有上百米。它的形成是由河床不断下切而劈出,当年开辟游路,人们攀洞壁而入,稍有不慎,便会掉进深渊酿成悲剧,工人们要用绳索吊在腰间才能工作,那情境惊险异常,令人魂飞心惧。为了纪念这段开辟的艰险经历,故取名惊魂峡。此峡长700米,人行其间,极为压抑,走在简易的石栈道上,道路有时略显宽敞,有时紧贴石壁,仅容一人通过,两岸如刀劈斧削一般,谷底到洞顶高近百米,抬头望天,只见一小片;从上往下看水流湍急、悬崖万丈,游人走过无不感到惊心动魄,

    难怪此峡名曰“惊魂峡”。峡谷中最窄处仅有二、三米宽,加上脚下湍急咆哮的河水声轰轰的始终在耳畔萦绕,会让你不由自主地加快前行的脚步,像是要把眼前这恐慌感给尽快抛离。

    暗河一直伴着洞走,沿着昏暗的小道一直前行,直到眼前豁然开朗,哇,好大一个洞!这就是雄狮大厅,有15000多平方米,为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地下广场大厅,可容上万人在这里聚会。整个大厅顶部由一个完整的板块构成,板块上嵌有几个窝形的漩涡。整个顶部板块可谓天衣无缝,最奇的是洞顶平滑,空间又高,人站在里面毫无走进一般溶洞的压抑感,仿佛人为而非天然。雄狮大厅里面卖石头的最多,最巧的是写有“九乡”的四块石头,分别为汉字“九”和“乡”字以及这两个字的拼音声母“J”和“X”,极其逼真,这几块石头都是在当地发现的。还有一些九乡溶洞的发现、开发过程以及当地的一些考古陈列。通过陈列可以了解到,在九乡洞穴洞群中,考古学家们发现了许多古人遗迹,仅张口洞古人类遗址(距今1~5万年),就出土人牙化石41枚,旧石器2000余件,古动物化石(东方剑齿象、中国犀、大熊猫等)数十种1000余件,这些都极具特殊的考古代价值。另外还引人注目的是一株采自当地山区的大灵芝,好大好大,据说当时有一白蛇守在灵芝旁,灵芝被摘多日后白蛇也不愿离去。从大厅洞向外望过去,能见一狮子张大口在仰天长哮,大厅也就由此得名。此处洞景山景河景都有,也是休息极佳处。    

  再前行就是仙人洞神女宫了,为典型的喀嘶特地下风光特征,各种钟乳石、石笋立于其间,玲珑剔透,美妙绝伦,形态各异,或依或偎,或坐或卧,像观音、像唐僧、像八戒、像牛郎织女……给人一种如临仙境的感觉,在这里,你尽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它们在彩灯的映照下显得金碧辉煌,有的粗似擎天之柱,有的造型奇特如行走之人,有的钟笋如欲滴之露,有的像倒挂的惊叹号……我惊异于自然的神工之作,地球上所有的人文景观与此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追溯此天然景观以千万年为时间单位形成的遥远历程,犹如随着一条漫长而又古老的河流逆流而上,人世间的多少辛酸、多少荣耀、多少成功、多少失败不都转瞬即逝,消融于浩渺的岁月长河向东汹涌而去?是啊,人生易朽,山河永固。善待自己,珍惜今天,不就是对生命的最好敬重吗?

    从神女宫出来,再下去,就是叠虹桥,过了桥后忽然鸣声骤起,如雷霆轰鸣,又如万马奔腾由远而近。只见汹涌的河水被一块巨石分为两股从30多米高处奔泻而下落入地下又合二为一,故命名为雌雄双瀑,震耳欲聋。那雄浑壮丽的气势惊天动地,如同黄河倒悬一般。雌雄两条瀑布尤如两位浪漫的情侣难分难舍。壮观!我们站在瀑下,任凉风伴着水珠吹动着我们的头发,任寒气肆意撞击我们的衣襟袖口。我们感慨双瀑混合产生的力量如此巨大,这力量足以震天,能够撼地,与此相比人的力量显得太小、太短了。

    再走下去,就是天地奇观──神田。洞中的梯田,是现今为此世界上发现最大的洞内梯田景观。充满田园风味,其造型优美.错落有致,奇伟壮丽,神田,科学名称叫边石盆,它的形成据考证是由于地下水流是片状沿洞壁斜坡向下流动遇到阻挡时,水动力条件发生变化,水中二氧化碳气体逸出,碳酸钙堆积自筑成坝而形成的。    

  走过神田,就到了彝家寨,是洞内的人造景点。在这深达100 米的地下世界中,它蕴藏着独特的彝家风情,密枝林、土司城堡等反映了古彝先民们淳厚的民族风情特征。有歌舞表演,还有靓哥靓妹会拉你去做新郎新娘。完后,就前往蝙蝠洞了,蝙蝠洞――因此洞在开发前洞内有数以万计的蝙蝠栖息而得名,由于开发后,游人来得多,蝙蝠们也就搬家了。现在洞名也只是徒有虚名了。该洞主要景观就是一片倒挂的钟乳石――地下倒石林景观。钟乳石倒悬垂挂,如同石林倒长一般。这些钟乳石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就是石体倾斜幅度大,不规则,经考究是因为空气流向不同而造成的,于是,在九乡,就又添了一个风吹石弯的神奇景致。走过倒石林景点后,经过一段上升的台阶路,我们终于从洞中出来,回到人间,重见了天日。看看时间,洞中经过了2个多小时。 
  
    有索道缆车出到景区外,不给走回头路的,走路下去也行,我们懒得走路了,坐缆车。索道跨度近1000米,如一条飞虹,横跨于青山翠岭之间,我们自然欣赏了一番九乡的地表风光,心中暗暗与地底溶洞做了比较。10分钟后,我们已经站在景区外了。时近中午,加之洞内道路曲折盘旋,消耗不少体力,大家早已饥肠辘辘,商量决定驱车前去宜良县城吃正宗宜良烤鸭。“学成饭店”??宜良烤鸭在云南名声不小,价格便宜,二十几元一只,味道果然不错,我们放开肚皮吃了个饱。

    山水之秀在桂林,溶洞之险数九乡,九乡不只是险,它有青城之幽,峨眉之雄,黄山之秀,泰山之险。九乡洞中有洞,洞中有水、溶洞交错,伴之晓月清风、峻峡峭壁、别有洞天。荫翠峡清幽迷人;惊魂峡绝壁映日;古河穿洞涛声喜人;雄狮厅怒狮高吼;雌雄瀑布银珠飞溅;神田天下奇观;蝙蝠洞目不暇接;索道悬空赏景、古人类洞穴文物展及奇石展,让人流连忘返。

    我不敢苟同“不游九乡,枉来云南”的说法,但我觉得九乡归来不看洞,无限风光在九乡,已经不枉此行了。

  九乡,还是值得一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