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间:2008-07-17
浏览:336
投稿:null
文作者:季戊四醇 罗晓辉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季戊四醇 罗晓辉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有个富人和鞣皮匠毗邻而居,因为无法忍受那难闻的气味,就反复劝说鞣皮匠搬家。鞣皮匠回答说,稍过些日子就搬家走,但总是拖延。就这样一天天地过去,终于富人习惯了哪气味,不再为难他了。
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 一台动设备的运行时电流偏高,响声异常,检修检查后,说没有配件,叫观察运行,技术员、班长、工艺操作人员都在观注这台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后,生产正常。久了,再也没有人提及机泵的问题了。
和朋友谈论了多次约定某时去爬山,到了相约的时刻,彼此又都避而不谈。因为大家都知道,昨晚又玩电脑到了深夜,今天的确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攀登,已经习惯了网络生活,习惯了人机对话的模式。
一位同事,每天都要到健身房去锻炼,春夏秋冬,严寒酷暑,从不间断。问他有没有不想去的时候,他说:有哈,但是习惯了,不去的时候,会浑身感觉不自在。
‘明天我一定得看书了’,这样的话不知在她心里说过多少次,也明白‘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的道理。待到明日时,又这样掂量着“还是先玩会儿游戏吧,过把瘾,明天我再学习了”。
......
我们逐渐在习惯中生活,像蚕,用一种细细的、柔韧的、若有若无的丝,将自己的周围织成一个厚厚的茧;像水垢,是水在流动的过程中日积月累而成的。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一个人有一个人的习惯,一个集体有一个集体的习惯,一个团队的习惯就形成了这个团队的文化。
一个动作,一种行为,多次重复,就能进入人的潜意识,变成习惯性动作。习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习惯做相同的事、走同样的路、到达同样的目的地、过同样的日子。习惯让我们的生活没有了色彩,甚至单调乏味;习惯致使生活程序化,工作模式化,习惯让人形成一种定向思维,习惯使我们丢失了创新的能力、失去了改变生活的勇气。好习惯是好的生活的促进剂,坏习惯就是生活的毒瘤。
要改变自己的命运,首先得改变自己的习惯;一个团队要有创新的能力,开拓进取的精神,也得改变团队的习惯。自己织成的茧得自己去咬破,破茧成蝶需要勇气和毅力;阻止水垢的形成就是定期清洗,在水流中加入阻垢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改变习惯要像习惯的形成一样逐渐地去改变,一点一滴地去改变,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定期地总结归纳自己,这样才能有所突破和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