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间:2006-11-14
浏览:413
投稿:null
文作者:季戊四醇 丁洁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季戊四醇 丁洁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自打我记事起,我父亲就老说我母亲话多,凡事唠叨个没完。甚至有几次,父亲因母亲的唠叨,憋得差点动起手来。可是这几些年我有时候回家,却没听父亲再说母亲唠叨了。
几十年的甘苦生活,也许正是母亲在父亲耳边的那些零零碎碎的唠叨,便磨合成了一道相濡以沫的生活印迹,也是一道真实的人生印迹。因为在母亲的唠叨里,更多的是关心、是理解、是宽容、是真情......所以在姐姐对我说:“小妹呀,你看我是不是真是话多,你姐夫老说我唠叨?”我说母亲唠叨了几十年,不是挺好的吗。况且姐姐说这话时,脸上也无痛苦的表情,我可以想象得出姐夫在说姐姐唠叨时并没有火冒三丈,反而有些在乎她的唠叨。
油盐酱醋、工作学习、丈夫孩子、亲戚朋友,日子一天天重复着过,哪个女人没有一点压力,没有一点怨气,没有一点唠叨呢。说实话,我也是一个爱唠叨的女人,也可能是母亲的遗传吧。
记起有一次因什么事情,我垂头丧气,罗罗嗦嗦说个没完,丈夫说你就不能少说几句,我的耳朵根快起老茧了。这一句话一出来,更引起我的不满,噼里啪啦说得更厉害了。丈夫又出:“早知该找个哑巴女人才是。”见他是半开玩笑,说得口是心非,倒把我逗乐了,我也不好意思再唠叨下去。
著名的词作家乔羽先生在作客“艺术人生”时,朱军问他对生活的理解,乔老说生活就是“忍”,其妻子也说生活就是“忍无可忍”,但还是“忍”。也就是说生活中难免磕磕碰碰,谁多说几句,谁少说几句,谁多做点,谁少做点,其主要是夫妻之间要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尊重对方,信任对方,此时的唠叨也就变得特别,变得有味道了。
家是避风港,是人的心情最放松的地方,所以家也是最适合唠叨的地方,可以看成是女人发发怨气,撒撒娇气。而并非是有些人误认为的那种工作上讲条件,讲报酬,讲好处,而半天不动手去做;不是那种抱着双手东家长,西家短的到处摆谈;也不是那种不依不饶的争执,非得有个胜负。这样说来,我倒觉得这女人的唠叨象是生活的调味剂,只是你唠叨的人得把握个分寸,别成了无理取闹便是。
幸福生活是每一个人所希望。语言学家王力先生在他的散文《夫妇之间》写到:若要想家庭幸福,最好是保持夫妇间均势,不要让东风压倒西风,也不要让西风压倒东风。否则我退一尺,他进十寸,高的越高,高到三十三重天堂,为玉皇大帝盖瓦,低的越低,低到十八层地狱,替阎罗老子挖媒,夫妇之间就没有和平了。
这语言说得诙谐、幽默,也有几分夸张,但却说得实实在在。那么不管女人爱不爱唠叨,其主要还是夫妻之间要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尊重对方,信任对方,那一定会是家庭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