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记旧颜如初见
分享:
时间:2007-08-03 浏览:388 投稿:null 文作者:硝铵 梁静婷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硝铵 梁静婷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我是生于此,长于此的孩子。曾经,作文要求写“我的家乡”全班同学开篇的第一句话,都是“我生长在金沙江边,玛瑙山下……” 

    可是谁还记得最初的金沙江么?江水是淡淡的黄,江水滚滚东流,奔腾不息。江面上,总有那么多的浮木,顺流而下,偶有顽皮而胆大的孩子,游过去抓住,翻身而上,引得河边的同伴阵阵喝彩;江岸边,总有朴实的渔民,挽了裤脚,撑着大大的网,沉稳而熟练的,捕捉着河中灵动的鱼儿,偶有兴致高昂的人们,取了鱼竿,点上一支烟,不紧不慢地垂钓,还有那么多的三节草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植物,顽强地生长在石缝中间,终年翠绿如新。那个时候,还有小小的港口,每天早上都能听到“呜~~~~”的一声长鸣,那是轮船开动了,木板搭起来的跳板,粗糙的帆布船帘,各种味道混合在一起的双层客轮;底层装载牲口,上层载人的单层客轮,还有窄窄的板凳,“哒哒哒”的马达声……这些,是我记忆中金沙江。而今的江,对面已不见层叠的山,苍翠的树,夏天涨水时才会出现的气势磅礴的瀑布;老的运输方式已经被淘汰,江面上早已不再有浮木;有了平坦的道路、便捷的客车,也很少有人再乘坐古老的客轮了,客轮都变成了餐馆……这里,将要修建一座现代化的水电站;对面,将有一座崭新的城。我们仿佛看到人丁的兴旺,时代的进步,经济的腾飞……可是呀,金沙江,为何我一直记得你最初的容颜? 

    可有谁还记得最初的玛瑙山?上山是不规则的石板阶梯,长年的摩擦使得石面平整而光滑。石梯的左边,通常是农民的田地,分割成面积不大的块状,种植着各种各样我叫不出名的庄稼和蔬菜,放眼望去,竟也呈小规模的梯田的形状,有小小的孩子,挥着树枝,在狭窄的田坎上飞快地跑过,嗖地不见了,只落下一串欢快地笑声;石梯的右边,是稀稀拉拉的竹林,和现在回想起来,并不深的山沟沟,可是那个时候每次上山,总是害怕会从竹林里突然就冒出蛇来,害怕一不小心,就会掉到山沟沟里去。雨后初晴的日子,总会有细细的泉水,从石板上缓缓地流下来,冰凉而清澈,沁着人的脚,感觉心都通透了,跟同伴们戏谑道:“没见过‘明月松间照’,可是我们有‘清泉石上流’呀!”有背了草或是枯木枝的山民快速地超过我们,嘴里还唱着我们不知名也听不明白的歌,我们使劲追也追不上他们,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的背影渐行渐远……可能,有四、五年,不曾徒步上过山了吧,现在的山上,有宽阔的路,什么车都能上去。以前是自己背了喜欢的零食和水,随便找一个有水流有平石的地方,就可以美美地玩上一天,现在,山上有设施完善的休闲“农家乐”,还有新建的温泉胜地。现在的小学生,或许不会再像那个时候的我一样,抱怨学校一组织春游就是上玛瑙山了。可是,玛瑙山,为何我开始怀念你粪土的气息,原始的容貌? 

    我是生于此,长于此的孩子。如今,我又回到了这里,我还是我,这里的山和水却已经不再是原来的模样。可是我会一直记得它们原来的样子,犹记旧颜如初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