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纤印象
分享:
时间:2006-05-31 浏览:856 投稿:null 文作者:[仪表 观点]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仪表 观点]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位于重庆市大渡口区庹家坳的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简称CPIC),她给人的第一感觉是整洁和规范。

    参观玻纤生产基地,作为此行业的“门外汉”,也就只能“看热闹”,而不是“看门道”了。但仍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那先进的设备和国际水准的管理。

    进入公司办公楼,大厅左边有两幅玻纤公司发展规划图,一幅是正在建设中的长寿基地,另一幅是大渡口基地(我们此行的参观地);大厅右边是办公楼总服务台,台面上,整齐地摆放着醒目的黄色安全帽,那是专为来公司参观的人员而准备的,进入生产区的人员都要佩戴。于是,大家在玻纤公司技术人员的带领下,认真地戴好安全帽,开始了生产现场的参观和学习。

    走进生产区,迎面看见的是明亮的厂房和洁净的设备,墙上的框子里整齐地排列着本岗位人员的姓名照片和相关资料,训练有数的操作人员身着蓝色工装穿梭其间,洁白如雪的玻纤产品――“无捻粗纱”如同白丝线,从高处垂下,有条不紊地旋转,一层、两层…..,直到缠绕成小水桶一般大小的纱团才剪断,然后在表面包裹上“热收缩膜”,再放入托盘上或装入纸箱里,整整齐齐地摆放在一起,看起来非常漂亮!

    据介绍,目前公司主打产品是“热塑性短切纤维工程塑料”这块,国内产量最大的是重庆国际,已进入了国际主流市场。公司产品中80%以上远销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今年2月10日,重庆国际复合材料公司长寿基地3.6万吨玻纤生产线点火投产,使得公司玻纤生产能力达到15.5万吨/年。公司2005年实现主营收入8.6亿RMB的记录,今年也不会低,估计会有所增长。

    我们与玻纤公司的员工边走边聊,来到膨体纱工段,看到被故意打毛、用作石棉制品替代材料的玻纤“膨体纱”,不禁感慨:原来玻纤可以千变万化,可以织成布,用来过滤、隔热、装饰和摩擦啊! 再往前走,上到二楼的池窖控制室、原丝工段,其间看到有意思的,是几乎所有的阀门都挂上了牌子,上面清清楚楚地标明了它的用途,让人一目了然。也就有效地避免了可能的误操作! 池窖主控室内,窗明几净,墙上镜框内同样悬挂员工照片等信息,还有6S管理和各种竞赛项目。 再往前,就看见了已经入库的“电子级细纱”,这可是玻纤行业最有前景的产品,主要用在通讯器材、电路板、微型计算机上,纱的单丝直径只有0.35~0.40μm,通常电路板基板的70%使用玻纤细纱织物。因此,随着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玻纤细纱的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

    我们的参观虽然不到两个小时,可以用“走马观花”来形容,但玻纤公司良好的管理、骄人的业绩、美好的前景都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久久萦绕在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