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市古镇
分享:
时间:2006-04-10 浏览:823 投稿:null 文作者:[成品 马才焕]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成品 马才焕]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春节本不想出门,碍于目前水富空气的污浊,诞生了远离城市的喧哗,换换氧气的念头。更关键的是回去看看老人,顺便重温一下自贡仙市古镇的风采!
    于是,一家三口便又启程了! 
    仙市距离自贡市仅有10公里,道路为柏油路面。下了火车,到古镇的中巴车几乎十多分钟开一班,但因春节,人员拥挤,只好打的士。不久便到了古镇,远远的“仙市古镇”四个大字向我们张开。坐车后有点不舒服,况且天要黑了,先赶回家再说,古镇放在明天再游吧,反正有的是时间!
    乡下的春节是很重视的,年货是早已备好了的,第二天大早睡个懒觉,我们一群便开始了古镇之游。
    仙市古镇一面靠山,一面依偎在沱江的支流釜溪河畔。仙市这个水码头过去是井盐出川的必经之地,被誉为古盐道上的明珠。古镇具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釜溪河当年重要码头之一, 这千年古镇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仍然风韵犹存。又因“四街、四栈、五庙三码头、一鲤三牌坊、九碑、十土地”,以及精美的古典建筑群和佛教文化的兴盛而闻名遐迩。
说起“仙市”来历,还有个美丽的传说:那时长白山人迹罕至,竟有六七里的城廓,而且男女老少,挑担的、骑马的、坐车的络绎不绝。城内茶园、货店等应有尽有。特别是“雷雨大作”, 又天晴后,市人争赴西门,打柴人跟随人群走二里多地,见城外湖水荡漾,画航渔船不下千百,可谓场面浩大壮观。岸边还有卖莲子等果品的。打柴人买了一些吃,吃剩的装入杯中。当日落后,打柴人下船一看,岸上什么都没有了,惟有烟云缭绕而已,若不是打柴人从怀中掏出几枚莲子,恐怕以为是白日梦了。人们把上述现象称为“仙市”。顾名思义,是仙人聚会之地,究竟“仙市”是怎么回事?或许是个永远难解之谜。
    古镇我已领略了多次,但每一次的感觉就是不一样,古镇民风淳朴,茶馆特多,每到赶集日或淡季,茶馆里便坐满了品茶,聊天之乡民,化上五毛钱,你便可品一下午,在这里,没有身份之分,大家都一样,相识与不相识的接上了荐便如同一家了。
    陈家饲是我们每次都要来的,从正门进去,里面打扫得干干净净,地面是泥巴,但一尘不染。不知情的人以为是私人住宅,庭院深深,拾级而上,两旁全是形状各异的花草,但又错落有致,全是用来观赏的盆景,一古稀老人架副眼镜正翻阅书,也许是陈家饲的长老吧。进到最里面,墙上挂满了摄影爱好者的作品和资料,仙市的过去、以及将来的规划、发展在此一目了然,最醒目的是地上放了两个大红花侨,那是传统结婚用的。我钻进一顶花侨也想过过瘾,感觉真不错!注意看房屋四周的结构,有着许多雕青花瓷,斗拱飞檐告诉我们房主昔日的荣耀。
    出得陈家饲,我们沿着釜溪河行走,河水清澈,有洗衣妇在用原始的木棒棰洗衣服,好买力的。行到码头渡口处,梢公正摇着木船渡客。记得有一年我们也乘船顺江走亲戚,五毛钱坐了半个多小时,清风徐徐,河水清清,两旁全是绿色的庄稼,做深呼吸状,心里舒坦得不行!
    最后我们来到了书法家赵朴初先生题名的“金桥寺”,此寺规模不亚于青城山寺庙,香火极旺,现为川南旅游线上的佛教文化景点。寺外一侧还有一千年古钟,节假日撞一下钟要收一元钱的,钱是自己放入功德箱。
出了寺庙,往前行不远,有一古戏台,五彩缤纷的,是旧社会供有钱人看戏设的。现在依然保持着原貌,游人可以随便上台摆露两手,挺有味道的。
    出了古寺,行在古镇上,到处是炊烟,一看时间,已是12点过了,赶紧返家。
    目前,仙市镇自一九九二年被省政府批准为自贡市唯一的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二零零零年列为省级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以来,市内外游客络绎不绝,古镇品牌逐渐受有关专家,学者,游客的认同和好评,目前以争取"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和"3A级"优秀景区为目标,完善和新建旅游景点加快城市化进程正有序进行。
    真的,若有时间你真的可以到仙市古镇去看看,好像是前年吧,中央电视台还专门采访仙市和李庄古镇,并录制成记录片放过,我也是一次无意中转换电视频道时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