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间:2006-09-08
浏览:442
投稿:null
文作者:甲醇 桃 夭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甲醇 桃 夭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寂寞,是一种意境,一种只可意会,无法言传的心情。
寂寞的时候,是否会像柳永一般:扁舟一叶,看残月败荷。借酒浇愁,却不知酒醒何处。趁着酒意,撑一支长蒿,驶向烟波浩淼处――心中那宁静的港湾;是否也会像李清照一样:独倚危栏,终日凝眸楼前流水,感叹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抚头弄眉,吐出的竟是一串精巧亮丽的文字――诉说着绵绵的相思与闲愁;寂寞的时候是否也会背起行囊,穿越撒哈拉,去寻找那片只属于自己的生命绿洲;是否也会选一个斜风细雨的日子,撑一只油纸伞在长长的小巷中漫步,结识一位丁香般满怀幽怨的女郎……
寂寞,原来就是一种心情,似一脉秋水,流淌过一个忧郁的季节,凝结成一袭古典的梦:遥远,缥缈。
寂寞,在塞外,在“马鸣风萧萧”的行军路上,在“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的悲壮中,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惊喜间。面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苍茫时,是否又忆起家中慈母临行密密缝的身影,是否也在怀念乡间染柳烟浓,梅子黄,风絮起的美景?
塞外,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关,依旧是扬起的风沙,还有那幽怨的胡笳《阳关曲》……寂寞;也许就是遥远古道上留下的稀疏的足印,也许就是茫茫沙海中时断时续的驼铃声;也许就是鸣沙山脚下那一湾小小的月牙泉;也许就是楼兰古城的一座残堡、一尊石像;也许……
寂寞,在塞外似片云,看似轻,实则沉――凝聚了沧桑,合着点点泪,丝丝情
。
寂寞,在月夜。在“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怀别苦中。愁绪不断,寂寞不断
。
那晚的月,最是一番风情:清新,朗洁。花枝摇曳,香郁四溢中,太白挑一壶酒,举杯邀明月,酒入愁肠,既歌且舞:“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如此豪放,而其间掺渗的悲辛又有谁能了解?试问婵娟,你可曾读懂那自得其乐背后隐藏的无限寂寞?你可知举杯消愁愁更愁的悲哀?太白,今夜,你是否又在孤灯下,微霜凄凄,虫鸣不绝声中,细数着相思?是否又在感慨“天长地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无奈下,只得“卷帷望月空长叹”?
又是月夜。不同的是一弯瘦月。瘦月如钩,无云的轻盈,无星的灿烂,只是静静地泻在松林间。秋风呜咽,溪水潺潺,树影婆娑,惟有冷月无声。松月间,东坡居士沉沉地低吟出:
“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
寒蝉凄切,吟罢,已是泪湿衣衫。那晚的月来得好寂寞,走得好凄凉,却难道寸心幽怨,万千心事。
还是月夜。李白寂寞过,狂歌痛饮过;东坡寂寞过,怀念良人过。而张若虚却在“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情景下,感叹出“江畔何年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人生哲理。花落幽潭,佳人却远隔天涯,飞鸿过尽字字愁,情何以堪!望眼前流水悠悠,人生也悠悠,逝者如斯夫。留下的是思考,永恒的是历史。寂寞,就在这样的思想中走向亘古!
寂寞,在雨夜。在解不开的千千结中,在丁香绽放的馨香里。
寂寞是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孤寂;是韩幄“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烟雨中”惆怅;是易安“浓睡不消残酒”的悲愁……
静夜,寂寞。寂寞,静夜。
寂寞是夜里,独对孤灯,眉头轻触的思索、细细咀嚼的秘,或是内心的独白,或是情感的发泄,或是人生的思考……是的,人生,寂寞是一种人生,思考的人生。有豪迈,有悲辛,有苦涩,也有无奈,而可贵的是在思考中留住的永恒。这样的人生虽不够辉煌,细细品来也别有一番滋味。
在习惯了车水马龙的喧嚣与繁华后,不妨偶尔也品品寂寞。也许,它正是生活中所需要的另一种调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