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烟是最好的老师
分享:
时间:2006-09-08 浏览:600 投稿:null 文作者:云天化中学 刘睿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云天化中学 刘睿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黄昏时,干黄的稻草在石墙边垒了起来,靠在那已有裂纹的老伙伴身上。

    晚霞映在晚归的人们的脸上。他们的双手被村庄的小溪洗净。一个蹒跚的身影在墙边挑了一些干柴,一缕炊烟在这面墙的上面飘升了起来。
 
    顺着河岸走下去,便可以看到村庄的全貌。妇女们在河边借着夕阳清洗着最后一件薄衣;汉子们仍在田地里割着早麦。

    我突然发现自己竟不能离开这样一个再平凡不过的小山村。

    在这里没有“大漠孤烟”,没有边疆卫士们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没有轻车独行,为国捐躯的英勇志士。

    只有那一缕炊烟向着夕阳。

    初秋的风致中,人们围坐在桌前享用着一天的成果。

    月亮高挂在夜空,一个婴儿的哭声打破了乘凉的寂静,邻居家的大人可能又出去了吧!一位妇女推开邻居家的们,童年时的儿歌声流入我的耳中,不同的是,这次却不是孩童的嗓音。

    然而在这样的月色中,仍是没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里的月亮只是如此的清明,却是让人永久怀念。

    山村似乎只有这些,却又不止这些。其实山村让我留恋的却是因为有些荷花只在山村开;有些秋风只在山村吹过;而有些真实的淳朴却是只能在山村寻觅。

    荷花只在白洋淀开,它纯净了山村人们的心灵,人们在抗日战争的平原上战斗。你看不到孤烟,你只能看到一片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怎么能说它没有震撼祖国的勇气呢?

    秋风只在山村吹,吹熟了稻子,吹黄了麦子,吹香了一片片的果树。你不用怀疑夜无明月青松,但你一定看到最勤俭的双手竟是用麦尖留下的血的印记来装饰的。

    当人们抗击外敌,保卫边疆时,用汗水凝成的成果竟能在战士们最需要时送到。

    当孩童沉浸于孤单中时,纵使他不能去欣赏山村夜景,但山村的每一位父母都会将山村的关怀送至。

    夜将尽时,四周一片寂静,而山村便在沉睡中甜蜜了起来。

    黎明的第一缕阳光射进了山村,仿佛每家的墙壁上方的烟囱都要冒出一缕炊烟似的。纵然它曾被人们误会过,却仍充满着活力,就像收获了成功后的稻草燃烧后便可以冲破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