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间:2006-09-08
浏览:475
投稿:null
文作者:甲醇 桃 夭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甲醇 桃 夭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不知为什么,在许多传奇小说中,多尔衮都被描绘成一个阴险狡诈、风流成性、虎狼寡思的人物。其实,除了在生活上他太过于放纵外,确实不失为一名出色的政治。他能从一个民族的利益出发,蠲齐前嫌,与逼殉生母,夺其大位的四兄皇太极默契合作,草创了大清帝国的基业;也能从一个国家的大局着眼,放弃皇位,平息了一场足以毁灭几代人心血的政治斗争;又能审时度势,“统兵入关,扫荡贼氛,肃清宫禁”,“分遣诸王,追歼流寇,抚定边疆,一切创制规模皆他所经画”,“伟伐殊功,实为从古所未有”。
当然,在这当中我们也看到了作为“大清缔造者”的他是有私欲的,而且不仅仅只是一般的私。与他的父亲一样,他也有私天下之心。唯一不同的是,努尔哈赤的私天下,是要在敌人的撕杀中实现,成为开创基业的先驱。而他的私天下,却要在违背封建伦理道德的规范的前提下,从他的兄弟、侄子的手中夺得。于是,他背上了千古骂名。
其实,论私欲,谁都有,只不过普通人的私欲太小,而他的私欲太大。就如墨子语中“窃钩者”与“窃国者”的差别一样,那是一般人无法想象的。在封建社会的政治斗争中“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现象也是合情合理的。“窃钩者”无论何时何地,他只能是贼。而“窃国者”,失败了,他是寇,成功了,他就是王。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二十四史中,又有哪一部不是这些窃国成功者的家史。历史总是青睐成功者的。因为“窃国者”最起码想到了“窃钩者”所未想到或从未敢想的。不能不说这本身就是一种进取精神。对于满族这个民族来说,倘若没有这种进取精神,就不会跨进山海关的大门;对于多尔衮这个人来说,倘若没有这种精神,就不会创下那载世丰功。因此,在我看来,对于多尔衮,我们不应以他野心的大小,仍按封建时代的道德标准去评价。在许多时候,野心也是奋力进取的一种驱动力,拿破伦不也说过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么?中国古代历史上那些创下丰功伟绩的出色政治家们,有哪一个没有野心?又有哪一个不是在你死我活,不择手段的政治斗争中拼杀出来而推动历史进步的呢?也许,面对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我们更需要多尔衮一样的野心,去奋斗,去拼搏!
多尔衮率领一个刚刚崛起的民族征服了一个比他更为先进的民族,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是出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