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水富云天化OA办公系统《员工巡检情况排行榜》,化肥装置王启华的名字排在第一位。自2006年OA办公系统开通缺陷工单登记至今,王启华累计发现生产装置缺陷数8229个,年发现数最高达1789个。这也让在化肥装置合成氨压缩岗位深耕了25年的王启华师傅,有了一个让人敬佩的最强外号“巡检大王”。
“转了一圈,怎么还在滴水?”
12月22日周日晚上8点,王启华师傅像往常一样带上巡检装备开启了夜班的第一轮巡检。刚出巡检门没几步,还没走到真正的生产装置密集区,就发现今天白天下了雨还仍然湿润的地面上有一点点不明显的水滴痕迹。
“是雨水?但是今天下午和现在都没有下雨了。”“是有泄漏?不应该啊,这个不是易磨损点,从来没有在这里发现过漏点”“是管道包裹的保温棉白天下雨进水了,正在滴水?”王师傅停下脚步,水滴正上方的管道位置高,保温棉又包裹着,白天还下着雨,这让王师傅有些犯难。他一边希望是自己多想,装置没事当然最好,但是一边又挂念在心上。
1个小时,王师傅完成其他的区域巡检后,放心不下决定再到水滴处看看,果然还在漏!凭着多年的经验和敏锐性,王师傅立即报告班长,建议拆保温棉,确定漏点,生产装置的安稳长满优,宁可错付100个真心,也不放过1个问题!
不一会儿技术员、装置经理、值班人员、分管领导全员到齐,拆保温后一看,果然:1109C出口与TV20汇合后管线泄漏。
如果当时这些含着氢氮气的工艺气被当作下雨天的水滴错过、放过,后果是什么?不仅是合成氨装置停车,运行了80多天的尿素“百日红”保不住,损失了开停车成本、增加了装置能耗和非计划停车数外,更有可能是氢氮气泄漏量快速扩大,着火、爆炸......想想都不寒而栗。
在王师傅的巡检中,像这样能把装置缺陷消灭在萌芽中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去年116C和102C封头泄漏,氢含量更高的工艺气暴露在生产装置中,泄漏点看也看不见、摸也摸不出,听也听不到,全凭着认真、用心。王师傅就只有拿着喷壶一点点排查,一点点确认:冒泡、确认、擦干净、再喷、还是冒泡、再确认……王师傅就这样一遍遍、一次又一次把缺陷消灭在萌芽中,把装置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守好。
和检修人员穿梭在生产现场,他们是生产装置的“守护神”
登的是缺陷,守的是责任
自2006年来,王师傅发现缺陷数8229个,年发现数最高纪录1789个,公司排名第一。曾经很多人都质疑,登那么多缺陷,是不是想缺陷嘉奖想疯了?也有很多人费解,一个在巡检岗位工作了25年的老员工,早就应该躺平,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为什么还要这样卖力?
但只有真正在巡检岗位上干过,只有真正把责任扛在肩上的人才明白,这些疯狂数字的背后,是一个巡检人,顶着烈日、伴着月光,刮风、下雨,不管白日、黑夜,守护装置“安、稳、长、满、优”的一份真心、一份责任和无言的使命。
疾驰的步伐,把功名藏在一线,留下默默的背影
12月底的水富生产现场,阴冷刺骨,但王师傅安全帽里豆丁大的汗水却往外冒。我问师傅:是不是被采访了,有些紧张?师傅笑着说:“没有,今天周三,现场常规巡检项有些多,102J的充氮、盘车、开滤油机……。早上刚接班8点这趟压缩岗位有17个巡检点,又是当班的第一次巡检,要听设备的振动、看温度、记数据……”听着王师傅如数家珍的般地说着自己岗位的种种,有些羡慕他,也更加敬佩他。羡慕他,是因为他眼中有光,手中有活;敬佩他,是我们享受的无数个百日红的背后都有他、他们的功劳。
常规的盘车,每一个细节都不错过
当问王师傅找这么多缺陷有没有什么秘诀时,他简单地说道:“多跑、多听、多看、多质疑!”是啊,工作哪里有什么套路,也哪里有什么不可传授的秘诀,无非就是多跑、多听、多看、多质疑,不靠、不等,工作的主动权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王师傅,每天的工作很简单,巡检各类反应塔、管道、换热器的静态设备,各类机泵、阀门、压缩机的动态设备;生产过程浓度、温度、压力、流量参数的监测,也有安全消防设施、装备工具的检查。王师傅,每天的工作却也很难,要长期保持着一双勤快的腿,有责任的心,才能在一个个生产机泵、反应塔釜、一年又一年的枯燥中发现问题,保障装置平安,甚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长周期纪录。
王师傅正在巡检
我们需要这样的大王
虽然我们曾经创造过合成氨、尿素双双创下449天、443天的最高世界纪录、合成氨552天远超当时442天的超长纪录、煤气化263天追平保持8年的世界纪录的辉煌历史,但经过近五十年运行的设备、管道逐渐老去,这些年故障明显增多,而巡检,就是装置的眼睛,也是检验我们生产运行优势的试金石,看家本领,我们一刻也不敢丢、不能丢,更丢不得。
王师傅关注参数变化
这些成绩的背后,不仅有王启华,还有化肥装置的袁明昭、煤气化装置的邓先奉、甲醇装置的瞿孝炎、水汽装置的巨仕雄……,这样一大批默默无闻,把一件件简单、重复的工作做到极致,把功名藏在一线,把责任扛在心间的巡检大王。在复杂严峻的安全环保面前,我们需要这样的巡检大王,而且,越多越好。
采访结束,班组岗位上留下的一张合影,他,他们,都是功不可没的“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