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故事很勇“敢”
分享:
时间:2024-07-05 浏览:387 投稿:生产运营中心 文作者:李道春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胡良平 图作者二:普国金 图作者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上世纪70年代,承载着解决国家粮食安全、民生温饱问题的红色使命重重的落在了这片土地,诞生了新中国规模化生产的第一批尿素。


水富云天化作为云天化的发源地,如果说企业改革发展、转型升级是一条显性主线,那么在不断改革创新、砥砺前行的主线下,还有一条隐性的主线在时刻支撑企业的发展——那就是一以贯之、不曾改变的“立根大地,志搏云天”的企业精神。在滚滚向前的历史长河中,不同时代会现出不同的漩涡与浪花,水富云天化如何能在全新浪潮中依旧屹立潮头,这和我们始终坚守初心,不断改革与创新,努力打造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跨越式发展新路子有着莫大的关系。



敢于“涉险滩”的能力和本领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早在1988年,我们就曾作为全国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率先对这套洋设备动“手术”,1994年、2002年,我们先后进行了云天化史上第二、三次大型技术改造。在改造过程中我们不仅实现了首创国内大化肥凉水塔不停车更换木构件的工程先例,其中在2002年第三次大型技术改造中更是让水富云天化合成氨、尿素产能都提升了近50%,同时也开创了国内同类型装置大幅增产改造的先河,为国家农业发展垫定了坚实基础。


就在今年1月30日,我们比计划提前1.7天完成并一次性开车成功实现合成氨装置第四次大型技术改造。这一次改造在国内外没有可借鉴的工程先例,更是被中国氮肥协会、美国KBR工程公司当作示范工程,树立化工制造技术创新、大型节能改造的典范。化肥党支部书记武满红说道:“合成氨这套50年的老装置养活了一代又一代的云天化人,此次被中国氮肥协会、美国KBR工程公司都当做示范工程,是对我们水富云天化的精益管理、勇于创新的充分肯定,相信这一次我们能做好,也一定能做好。”实践证明此次大大优于改造的预期,达到了改造的目标。



敢于啃“硬骨头”的勇气与担当


如此庞大的合成氨系统,其中溶液平衡和热量平衡是最重要也是最难维持的,要想在原有规模不变的情况下实现原料和产品最优化,那么如何实现热能最大回收是此次改造中“硬骨头”。项目改造攻关小组就从一段炉排放的烟气下文章,此次改造中的新建“次中压锅炉”就完美的利用了这一点,将原来直接排放的160℃的烟气,通过余热锅炉回收热量,将温度降到110℃,使得合成氨综合能耗从1112kgce/t下降到现在的1032kgce/t,优于国内先进值1050kgce/t,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9.87万吨;产出的26t/h次中压蒸汽精准供应尿素装置使用,实现循环利用,减少了供热装置的锅炉负荷,加大了多套装置的协同连接,进一步提升公司生产运营管理水平。


3月7日,公司合成氨装置第四次大型技术改造完成后顺利通过72个小时工艺考核,5月8日,合成氨、尿素装置双双实现安全稳定连续运行100天,分别实现装置史上第78个和47个“百日红”,也是实施大型技术改造后稳定运行的第一个百日红,这不仅是对装置改造成果的再一次肯定,更是无数云天化人敢为人先,不断技术创新和科技赋能的彰显。


敢于“闯难关”的胸襟和气魄


当326吨和372.22吨迎来首次同框,在惊叹和自豪的同时,更多是回忆,回想起1974年,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我们老一辈云天化人用信念和行动硬撑起了漂洋远来的“洋设备”,在当时拖拉机、滚筒、卷扬机这些是我们的全部。50年后,中国工业不断发展,两台履带吊车,700吨主吊、400吨辅吊,仅用3小时就将新合成塔送到指定位置,这是合成氨第四次大型技术改造二期项目前置工作中的一幕。据悉,后续新旧合成塔将形成串联模式运行,充分激发氨净值的再提高,进一步提升合成气转化率和降低生产运营成本。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未来,水富云天化将继续保持技术创新与改革发展热情和初心,坚定不移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在改革创新工作这条赛道上跑出最好成绩,以新技术赋能传统企业,助力企业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发展。